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天(5日)登場!中華電連續四天參展,並攜手臺北榮民總醫院(北榮)合作,在南港展覽館展示,從居家到醫療場域共四項前瞻性的健康醫療AI應用服務,包括「智慧醫療在宅照護應用」、「智慧客服機器人」、「MLOps加速醫療AI應用落地-DeepFlow智慧分析平台」,以及「洗腎安全AI模型應用」充分展現AI智慧科技在醫療領域的廣泛應用。
遠傳也響應環境部與衛福部合作推動醫院減碳,也攜手新光醫院與台灣微軟共同宣布啟動全台首座「醫療永續雲」,新光醫院院長侯勝茂、副院長洪子仁、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台灣微軟專家技術群總經理吳子強出席。三方攜手加速新光醫院邁向淨零碳排,打造台灣醫療界的ESG標竿,落實「健康台灣、綠色醫療」國家願景。
中華電智慧醫療在宅照護應用 提升宅照護品質
因應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逐步開放後日益增加的遠距照護需求,北榮花東三分院採用中華電信自主開發的「在宅住院監測系統」,應用於偏遠地區民眾在宅照護。此系統整合了如血壓計、智慧床墊等行動醫療AIoT裝置,協助醫護人員對在宅住院病人進行即時監控,並透過網路即時遠距視訊關懷,達到醫、病、護等多方同時線上互動,提升在宅照護品質,減輕醫護人員負擔,落實真正的在宅醫療。
智慧客服機器人 減輕醫院真人總機接聽負擔
為提升服務效率並減輕醫院人力負擔,中華電信智慧客服機器人結合北榮大語言模型「北榮一號雲」的生成式 AI 技術,讓民眾來電時用「說」的就能輕鬆互動轉接至對應分機,或解答常見的問題,降低真人總機的接聽負擔,提升服務品質與便利性。此外,院內亦導入 AI 設備報修助理,不僅能自動接聽院內人員的報修電話,還能精準詢問並記錄設備報修資訊,迅速轉交專人處理,有效降低人力接聽及登記作業的負擔。
DeepFlow智慧分析平台加速醫療AI應用落地
敗血症是一種致死率高的疾病,往往都等到病徵出現後才知患病,錯過黃金治療期。北榮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副主任楊智傑教授所帶領的陽明交大團隊,採用中華電信研究院InventAI新創團隊自主開發的DeepFlow平台,透過AutoML功能及MLOps模型管理機制,專利開發出AI敗血症模型,有助於及早預警病患得到敗血症,提早治療降低死亡率。
洗腎安全AI模型應用 提升洗腎的安全性
由於心血管疾病是洗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為減少洗腎患者心臟衰竭的風險,北榮和中華電信攜手成功研發「洗腎安全AI模型」,用AI即時預測患者洗腎過程中所導致的低血壓及心衰竭的發生機率,分析洗腎後理想的乾體重,以提供醫護人員更即時及完整的參考資訊,實施相關醫護措施,提升洗腎的安全性。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總經理張本元表示,本次與北榮合作的參展內容,展現創新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打造以病患為中心的健康醫療AI應用服務。未來,將持續深化與北榮的合作,開發更多智慧醫療應用,推動數位科技與醫療服務的深度融合。
新光醫院是遠傳長年的數位轉型夥伴
遠傳總經理井琪表示,新光醫院是遠傳長年的數位轉型夥伴,遠傳2017年協助新光醫院導入資訊系統轉置,將門診、急診、住院三大系統整合,並建立平台,介接將近100套的資訊系統、醫療設備與儀器;2022年雙方攜手於帛琉打造「遠距醫療中心」,將醫療資源輸出國際。ESG趨勢之下,2023年遠傳也協助新光醫院三階段打造綠色機房,推動雙軸轉型,這次遠傳再度運用綠色智慧資通訊應用的科技力,以及自身導入永續雲的實戰經驗,攜手微軟與新光醫院共同打造全台首座「醫療永續雲」,實現永續智慧醫院。
新光醫院院長侯勝茂表示,醫療業能耗高,新光醫院一向致力於實踐ESG,不僅是全台首家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與推動永續管理師證照的醫院,更連續三年榮獲「永續報告書白金獎」,與2024首屆「台灣永續典範醫院獎」。很高興過去幾年與遠傳合作下,新光醫院已完成數位轉型及資訊機房外遷,如今再進一步攜手微軟打造「全台首座醫療永續雲」,共同推動淨零排放接軌國際,支持「綠色醫療」政策落地。
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表示,微軟和新光醫院有深厚的合作,包含將HIS轉置到開放系統及平台,以及透過微軟雲端和AI技術,打造以病患為核心的智慧醫療服務。非常榮幸能夠與新光醫院及遠傳進一步合作,推動全台首座醫療永續雲,協助新光醫院進行更有效率的碳管理,減少重複工作並自動生成報告,讓醫療人員能夠專注於更具價值的工作。很高興在安全合規的基礎上,助力醫療產業加速推動永續轉型。
遠傳是微軟授權解決方案夥伴(LSP),與新光醫院於現場共同展示「全台首座醫療永續雲」實作,以微軟永續雲No-code/Low-code(無程式碼/低程式碼)平台為核心架構,將新光醫院最新年度碳盤查資料快速導入系統中,可輕鬆依據範疇1~3排放源、組織層級(如不同院區/大樓)、月份等架構呈現,一目瞭然掌握碳排趨勢以制定減碳的優先順序;同時,在兼顧資訊安全與開發便利性的情境下,攜手探索透過永續雲與Power Platform進行內部系統資料介接,為未來更即時的碳管理奠立基礎,實現以數據驅動加速淨零碳排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