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8)日,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灣安保協會,規劃「戰場無人?無人戰場?無人科技新趨勢與未來地緣衝突圖像」座談會,邀請國際局勢專家與產業政策專家進行深入討論,探討無人科技的軍事應用及其對台灣安全的影響,期望為產業發展提供方向。

由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何澄輝主持、台灣軍警戰術研究發展協會常務理事陳柏宏主講,並邀請台灣安保協會陳冠憲研究員與談,針對當前戰場無人機議題進行交流。何澄輝表示,無人科技逐漸成為軍事防衛與地緣衝突中的關鍵技術。從烏俄戰爭到以色列—哈瑪斯衝突,各國廣泛應用無人科技,並持續挖掘其潛能。

何澄輝表示,無人科技逐漸成為軍事防衛與地緣衝突中的關鍵技術。從烏俄戰爭到以色列—哈瑪斯衝突,各國廣泛應用無人科技,並持續挖掘其潛能。 圖:台灣安保協會/提供

「台灣也應積極發展無人科技(空中飛的,水底游的、路面跑的......所有的無人載具)產業,應對現實與潛在威脅。」何澄輝表示,巧合的是,這個月 23~25日美國無人機產業團代表團訪台,外交部長林佳龍也呼籲台美打造無人機供應鏈韌性。更早前,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今年六月提到,無人科技可成為美國未來防衛台灣的新戰略。

陳柏宏指出,台灣在無人機方面的軍事投資,應注重對於阻絕敵方登陸的系統,而非僅著眼於末段作戰的微型無人機。 圖:台灣安保協會/提供

陳柏宏:無人機與台灣防衛挑戰

陳柏宏表示,現代無人機的應用,已不僅限於偵查,還包括打擊與情報收集,這對於地緣政治衝突有著深遠影響,並指出從台灣現在面臨的中國侵台的地緣政治威脅來看,政府應慎重考量無人機的應用,並對未來台灣軍事防衛策略的關鍵問題。

目前,美國擁有強大的空軍優勢,沒有其他對手相匹敵。而在去年,美國空軍替台灣國防部向加州的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訂購 4架「MQ-9B」無人機,合約上限價格為 2億 1,760萬美元,預計2025年完成合約。

烏克蘭無人機應用的啟示:台灣企業的創新與靈活性

陳柏宏指出,位於基隆的澄森國際公司,是一家規模小於 20人的企業,但已成功將無人機產品供應至烏克蘭。其業務模式主要以整合商的角色,並不自行生產零組件,而是購買現成的零件,並將重點放在「彈藥籠」的設計和應用。

這種靈活的整合方案,在應對戰場實際需求方面,成為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法,反映出台灣軍事系統需加速應急設備的採購流程,與澄森國際這類企業形成互補。

台灣無人機戰略地位與限制

地理上,台灣處於第一島鏈的前沿,與中國的平潭島僅距 126公里。近年來,政府推動的商規軍用無人機計畫進入量產階段。然而,目前多數商規無人機為微型無人機,雖然在俄烏戰爭中發揮了作用,但在台灣的防衛中,這類無人機的航程和控制距離因電池技術限制,難以應對台灣海峽的跨海作戰需求。

商規軍用無人機的發展困境

由政府推動的「商規軍用」無人機計畫,原本希望通過快速採購現有產品來應急軍事需求,但實際執行中卻面臨許多挑戰。例如NCC對無人機發射器功率的規定,限制了商用無人機的控制距離,導致廠商無法達到國防部的軍事規格需求。這使得許多標榜「商規」的無人機產品,實際上需重新設計、開發,降低採購速度的進行。

軍事投資重點:前期阻絕敵方登陸 

陳柏宏指出,台灣在無人機方面的軍事投資,應注重對於阻絕敵方登陸的系統,而非僅著眼於末段作戰的微型無人機。台灣單兵需要使用小型無人機進行偵查時,表示戰事可能已進入台灣本土,可能並非最有效益的資源分配方式。與其投資於微型無人機,或許更應將資源投入到前期阻絕敵軍的主戰系統。

打造無人機國家隊 需因應商業化的挑戰

陳柏宏觀察,目前,政府強調無人機「國家隊」並走向國際市場,但目前「商規軍用」的無人機,在規格和標準都是為國防部量身訂製,實際上未必具備商業化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如果這些產品無法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無人機產業的發展方向將需重新思考。

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無人機應用局限與戰略考量

此外,台灣(新竹南寮)與中國(福建平潭)之間最短距離約為 126公里,使得無人機的應用面臨挑戰。陳柏宏指出,台灣目前的微型無人機多受限於電池技術,無法進行長距離飛行。這些無人機可能在俄烏戰爭中表現出色,但無法跨越台灣海峽,難以在台海戰爭中發揮關鍵作用。

陳柏宏提醒,台灣必須重新審視無人機的戰術角色,應該把預算用在對台海戰爭爆發時,可實質幫助台灣的技術上。須謹慎分析無人機的適用戰例,避免盲目模仿他國的使用模式,而應專注於提升無人機針對台灣特定戰略需求的效能。

台灣關鍵基礎設施的脆弱性

台灣的電網,是最脆弱的關鍵基礎設施之一,無論是火力發電廠或核能電廠,均容易受到攻擊。即使發電能力強,若電網傳輸受損,整體電力系統仍會癱瘓。因此,電網的保護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課題。

此外,台灣的機場和其他戰略設施也缺乏完善的反無人機系統。商規軍用無人機案中雖然有涉及反無人機系統的提案,但該技術的發展與實際應用仍有待加強。

陳柏宏指出台灣面臨小型無人機增加的威脅,但對無人機的反制卻相當缺乏。根據無人機的設置,干擾可能導致其停在原地或逐漸降落,而非即刻失效。因此,無人機干擾技術仍有其限制,難以單憑快速反應有效應對遠距離的小型無人機威脅。

無人機預警與反制系統的不足

以無人機預警系統為例,可在 5公里外發現目標,但實際操作中,由於無人機體積小、距離遠,難以準確定位。此外,無人機的導控信號接收裝備,雖然能監測附近的遙控操作,但若無法確定遙控者的合法性或其意圖,執法人員仍面臨取證與執行上的難題。

尤其是在關鍵基礎設施周邊,如台電等單位,僅憑監測到無人機操作訊號,並不足以立即採取行動。

台灣無人機產業實力強大,國家隊政策展現潛力

台灣的無人機廠商具備高度技術能力,不僅在全系統的開發上表現優異,針對特定零組件的生產也具備競爭力,整體產業的實力不容小覷。無論是全系統或零件生產,台灣無人機產業已經達到國際水準。

未來,討論「無人機國家隊」的重點在於,政策的目的是整合這些已具備競爭力的企業,為國家需求提供支持。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台灣無人機產業在國際市場將繼續發揮其技術優勢,並在國家戰略中扮演關鍵角色。

陳冠憲:台灣無人機產業的優勢在於整合現有的技術與資源,並以實際應用情境為導向,找到最適合的發展方式。 圖:台灣安保協會/提供

陳冠憲:台灣無人機產業的優勢與挑戰

陳冠憲聚焦台灣無人機產業的發展與挑戰,並從「產業發展」、「當前台灣發展」以及「台灣的國際合作」三面向進行說明。首先是針對名詞釋義並指出,無人機這個名詞往往讓人聯想到飛機,但事實上它的應用範圍遠不止於飛行載具,應被視為「無人載具」的概念。

他指出,無人機不僅可在空中飛行,也能在水面和水下運作,甚至可實現自動駕駛。以美國「SUB Sub UAS」公司為例,該公司的無人載具能夠「上天下海」,具備極高的靈活性,拓展了無人機在搜救、監測等方面的應用。

隨後,陳冠憲分享,這些無人載具能夠在空中飛行後,迅速沉入水中,並在水下展開搜索任務,展現出極高的實用性。這種多功能性使得無人機的應用領域更加廣泛,突破了傳統的飛行機載工具的侷限。

強化無人機產業韌性 從軍用到商用的多元發展

陳冠憲表示,無人機市場正在迅速增長,尤其是軍用無人機的市場,每年以約 7%速度增長,全球市值已約 600億美元。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市場將達 1兆美元的規模。而商用無人機市場也呈現出驚人的增長趨勢,主要應用於基礎建設、農業和運輸等領域。

然而,儘管娛樂用無人機市場目前由中國主導,但在其他應用領域,美國、匈牙利、印度等國家的無人機企業也佔據重要地位,特別是在軍民兩用和遙控測量方面。

陳冠憲強調,無人機產業正逐漸走向多元化,應用情境變得越來越廣泛,這也意味著無人機將在未來的科技與經濟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根據市場調查,無人機的商業應用已經超越娛樂用途,基礎設施、農業和運輸成為無人機應用的前三大領域,這些數據表明,無人機產業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

中國無人機產業仍以娛樂產業為主 

陳冠憲指出,根據2022年的市場數據,中國佔據了全球無人機市場的七成以上,特別是在娛樂用途方面。中國的無人機品牌如大疆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中占有相當的份量。然而,在軍民兩用和遠端遙控測量領域,中國的存在卻相對較弱,因這類無人機的應用範圍更為廣泛,並需要更高的技術整合與應用。

陳冠憲強調,軍用無人機領域多由美國企業主導,其他如匈牙利和印度的企業也在此領域展現了實力。在遙控測量方面,馬來西亞、挪威等國家亦表現出色。反映出無人機市場並非中國一家獨大,尤其在高科技應用和軍民兩用無人機領域,中國無法在國際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

陳冠憲進一步表示,許多國家對中國無人機持保留態度,尤其在安全與資訊保護方面,對使用中國無人機產品感到擔憂,認為有被竊取資料的風險。並強調,這也是中國無法在高端無人機市場上取得優勢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在軍事領域,許多國家對中國製無人機的信任度不高。

回望台灣的優勢與挑戰 從供應鏈到產業生態系

談到台灣的無人機產業發展,陳冠憲指出,台灣在半導體、機械設計與電子技術方面擁有顯著優勢,為無人機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指出,台灣各地的無人機產業聚落特色鮮明:北部擅長通訊與控制技術,中部專注於機械零組件的製造,南部則致力於飛行載具的研發,而東部也有相關的產業研發,使台灣形成一個完整的「無人機產業生態鏈」。

然而,陳冠憲也表示,無人機測試場域的不足,成為台灣無人機產業發展的一大挑戰。嘉義的太保地區雖是理想的無人機測試地點,但因水上機場的空域限制,測試機會受到影響。為了解決此問題,中科院已在嘉義義竹設立新的測試場域,為無人機研發提供更完善的環境。

民主供應鏈下 台美無人科技合作的新機遇

陳冠憲引述《紐約時報》報導表示,近期美國希望與台灣合作,在「民主供應鏈」的脈絡下,將台灣納入台美的無人機供應鏈,儘管美國目前在無人機產業中仍佔有主導地位,但通過合作,台灣有望進一步強化自身在該領域的競爭力。

不過,陳冠憲強調,無人機產業的供應鏈與台灣的半導體供應鏈截然不同,無人機的發展具有高度客製化的特點,難以進行大規模生產。因此,無人機產業生態需要不同於傳統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模式。

無人機產業不是半導體產業 台灣要有不同發展模式

外界會將無人機產業與半導體產業相提並論,盼無人機能仿效台積電的成功模式,成為台灣的新護國神山。然而,陳冠憲強調,這兩個產業的發展模式截然不同,無人機的應用範圍極為廣泛,產品設計高度客製化,難以進行如半導體般的大規模生產。需要探索不同的生態系統,才能在全球市場中站穩腳步。

陳冠憲強調,台灣無人機產業的優勢在於整合現有的技術與資源,並以實際應用情境為導向,找到最適合的發展方式。無人機的發展應該結合台灣自身的需求,例如國土安全、農業和運輸,才能真正打造出屬於台灣的無人機產業特色。

無人機產業的未來多元發展

最後,陳冠憲指出,台灣的無人機產業具備優勢,尤其在品質管控和技術整合方面。然而,無人機的發展需要結合不同的應用情境,才能找到最佳的發展方向。

透過深入了解無人機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台灣有機會開拓更多國際市場,並在國內發展過程中孕育出新的科技與創新機會,讓無人機產業成為未來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

陳冠憲以3M公司的例子作為啟發,3M原本是一家礦業公司,卻成功發展出膠黏產品,成為全球知名企業,這樣的轉型故事充分說明,產業的發展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成果。並相信只要持續投資和努力,未來台灣的無人機產業也有可能開創出不同的創新與應用,成為全球無人機市場的重要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