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備受關注的紀錄片生命有愛》在昨(27)晚在光點華山電影館進行特映活動,以色列導演塔爾芭達(Tal Barda)及主角巴勒斯坦裔加拿大醫師伊澤爾丁・阿布萊許(Izzeldin Abuelaish)共同出席映後座談,並由策展人閻鴻亞(鴻鴻)擔任與談人,主角阿布萊許的生命經歷與言談深深地打動現場觀眾。

《生命有愛》記錄阿布萊許醫生在加薩戰爭中令人心碎的遭遇,以及他選擇化悲傷為力量,透過教育阻止仇恨的生根蔓延,堅持和平共存的理想。2009年1月16日下午4時45分,以色列軍隊針對加薩走廊進行「鑄鉛行動(Operation Cast Lead)」中,阿布萊許的住家遭受砲彈攻擊,他的三個女兒及其姪女因此喪生。儘管遭遇家破人亡的至痛,阿布萊許始終未選擇仇恨或報復,反而更是堅定地致力於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和平共存。他的信念和行動不僅感動許多人,也成為以巴和平進程中極具代表性的人物。

阿布萊許是首位在以色列產房工作的巴勒斯坦醫生,深知生命的脆弱與珍貴,不分國籍、宗教或種族,所有生命都應該被尊重與保護;他的故事是許多因戰爭導致家庭破碎的縮影。阿布萊許醫生對於選擇走上尋求和平的道路表達堅定的意志,他認為,「仇恨就像病毒,會蒙蔽你的雙眼、癱瘓你的身體,讓你無能為力」,而教育是仇恨的解藥,儘管艱難,他們仍會繼續努力前行,如同愛因斯坦所說,「生命就像騎腳踏車,你要保持平衡就要不斷向前」。

導演塔爾.芭達表示,最初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阿布萊許在法庭上爭取以色列軍方為這場悲劇道歉,她深受觸動,彷彿在當下的瘋狂世界裡找到理性的聲音,而決定拍攝這部紀錄片。為了傳達這個故事,塔爾.芭達選擇以紀錄片而非新聞報導的形式,從醫生個人的親身經驗出發,帶出他所處的環境以及整個生命脈絡、成長背景,藉此凸顯生命的價值,並讓這樣的生命經驗引發更多人的共鳴共感。

面對現場觀眾詢問,「在家族成員多人死亡的情況下,是否曾考慮搬往遠方?」,阿布萊許表示,儘管每次回去加薩與家人團圓時,相聚的人越來越少,但他們未曾想過離開這塊土地,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根源,即便遭受戰爭磨難。他說,「如果要離開,只有往天堂走去」,另外觀眾提問「為何選擇從人性角度出發去解決戰爭問題?」阿布萊許指出,之所以選擇從人性而非政治的角度去解決戰爭問題,在於現在的領導人常常不是為了人民服務,而是關注自己有限偏狹的政治利益上。他希望大家能去關照身邊的每個人,並付諸行動地向別人伸出援手。這樣的幫助到最後都會回到自己身上,不會沒有意義。

人權館表示,《生命有愛》的放映,不僅讓觀眾了解以巴衝突的背景與受難者的觀點,也期許社會大眾在面對全球人權問題時,以同理心和對話取代對立與分裂。阿布萊許的故事提醒我們,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愛與和平仍能帶來希望。人權館希望藉由影像的力量,讓更多人了解人權議題的多樣性,並透過映後講座、聚落串聯及短片甄選等推廣活動,打造人權影展成為人權議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紀錄片《生命有愛》主角伊澤爾丁.阿布萊許醫生出席特映活動,與廳外人權影展主視覺合影。   圖/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2024台灣國際人權影展紀錄片《生命有愛》特映活動現場合影,影片導演塔爾.芭達(Tal Barda)(右2)、主角醫生伊澤爾丁.阿布萊許(Izzeldin Abuelaish)(左2)、策展人閻鴻亞(鴻鴻)(右1)及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右3)均出席此場活動。   圖/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