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因應老人社會的來臨及需求 ,造就了智慧醫療風起雲湧的發展商機。國科會投入九十五億元端出 「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預計產生三千億產業效益,其中「智慧醫療資訊數據大平台」是重中之重,這是一個具有歷史任務性意義的光榮任務。

智慧醫療新藍海-健康

高齡化已是當前全球最重要的議題,全球高齡在退與不退之間掙扎的,是二次世界嬰兒潮的這一世代,這一代人也正是家庭財富的主要擁有者與控制者,同時也是消費市場的最重要的主角。台灣將於二零二五進入超高齡社會,政府也積極回應面對未來挑戰。

全球高齡化,為特定的智慧醫療市場與產業,帶來高速成長的機會,自動化與機器人、健康科技和退休管理等等,這不是一個純粹的長者市場的競爭,也看到遠方逐漸熱絡的,是年輕企業家進出國際市場的日常。

長者的消費市場目標客群,從傳統「患病、臥床、需要他人照料」,快速轉向「把長者健康照顧好」,就是為國家好,並可以同步全世界銷售健康的科技市場。面對全球高齡化趨勢,你我也都適時「跨界參與」了這場盛會。

為了解醫療器材使用的狀況,特別走訪離竹科最近的台大新竹分院,由於離竹科近,智慧醫療器材均一應俱全。未來一定非用不可的「人臉辨識」以及提升配送效率及流程,連智慧醫療陪伴看病的小玩偶在在都是商機,未來AI化之後,小玩偶也可以變化多種樣貌。

特別專訪了去年的營業額是二千零三十六億元,其中醫療事業約兩百五十億元的明基佳世達智能方案事業群總經理曾文興。

筆者訪明基佳世達智能方案事業群總經理曾文興,從中了 解智慧醫療已是一個百花爭鳴的趨勢。 圖:佳世達/提供

比較特別的是,明基佳世達集團在台灣電子業紛紛轉型和投入醫療事業的風潮中,他們是台灣最早投入醫療事業的科技集團,也是目前唯一擁有大型綜合醫院的科技公司,也已經在香港遞出掛牌上市的申請,這代表明基佳世達集團深入從醫院前線洞察醫師、病患的需求,更能從科技著手去幫助人們活得更健康。

曾文興表示,近年來陸續布局「智慧醫院」、「AI智慧醫療」、「尖端醫療設備」等領域,已和台灣多家醫學中心合作,從在裡也預見了智慧醫療現在的百花齊放……。

長者積極學用的手機,這是智慧醫療的第一個商機。 圖: 新北市府/提供

一、 銀色商機超前部署「健康與亞健康」

亞健康是指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心理或身體處於混亂,但並沒有明顯的病理特徵。二零一三年,香港大學研究調查,發現超過九十%人曾出現最少一項亞健康症狀,其中最常見的是眼睛疲勞、腰痠背痛及經常疲倦,也被歸類為亞健康,這都屬於四十歲到七十歲之間常見的現象,年輕族群也逐漸浮現早老現象的需求。

世界各國都意識到,不是地球老了,而是地球人口也都老了,唯一抓住健康、緩老,比什麼都重要。這不僅關注長者的健康,也關係到隨之襲捲而來,過度使用三C的青壯年健康。因之各國紛紛提前部署,啟動各項措施,想辦法以科技延續長者的「健康壽命」。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未來對社會照護資源的需求,進而減輕社會成本。

超大商機

二、傳統照護機構的改善方案

傳統的老式照護機構,燥動的就被綑綁在床上,病房裡的床位擁擠,病人的生活環境既不舒適、也不安全。傳統的機構是醫院的延伸,來到這裡是前一代人的宿命。二零二四年主力政策提升照顧效能策略,推動照顧設備及系統數位化、智慧化,可以使老式的機構,轉化成科技化的一般平民化價位的服務。

三、與健康需求有關的產業

(一)機器人產業與自動化:

在全球因缺工所帶來的勞動力成本升高的問題,考驗許多國家的主政者能力,如何降低勞動成本是當務之急,自動化與機器人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法。餐廳由自動化取代人力的服務;證明人工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產業,以及智能移動等發展,已成為一個不可逆的長期趨勢。

(二)與健康需求有關的產業:

現代人對於健康養生和個人醫療護理需求會越來越高,因此專注提供這些服務商品或企業,包括健康技術和醫療設備等,也將擁有極大的發揮空間。

(三)從醫療輔具到旅遊都是機會:

針對多數行長者,輔助器具相關的助聽器、拐杖、輪椅等,健康監控設備智能手環、血壓計、血糖儀等,提供的治療服務,是必備器材。

觀光景點尚未開發的鄉村小路等特殊景觀,依鄉野的原型再加大,處處都是黃金;專為健康長者設計的健康旅遊行程,包括溫泉療養、養生度假等也很有號召力。

四、長者的商機市場,也是國際商機:

支援型產業-團膳和居家修繕都是最重要的銀色商機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老年人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包裝設計要考慮到便利性和安全性,對長者更友善,就要清楚的標示大字體。團膳、修繕雖非長期照護業者,也是支援型產業,也可以有大型企業的規模,收入可觀。如針對一些特定的健康狀況,如糖尿病、腎臟病等,設計特定對象的飲食或便當,也是國際潛力市場,包括低鈉低脂便當、富含纖維的便當等功能性食品便當。

二零二三年內政部人口統計,新生兒十三.五萬人已比去年再次創新低,如果二十年前一年出生四十萬人相比,真的是相去甚遠,最近學校一家家倒閉,連知名的清華大學也有冷門系所,也發生罕見招生不足的現象,在在顯示少子化,人口紅利沒有了,已讓每個人感受到危機四伏。國科會主導的計劃讓人感受到美好。

國科會的九十五億「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

二零二四年一月國科會送來的大禮,啟動「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以台灣科技優勢,打造銀髮族健康、宜居及樂活的生活日常,並期望帶動高齡科技產業發展,展現台灣科技發展「以人為本」的典範。該計畫以高齡者及照顧者的需求出發,提出四大推動主軸。這個計劃也是全球趨勢競賽的開始,都是從被動照顧到主動賦能。

挑戰2025的超高齡社會的需求與機會。 圖: 國科會/提供

國科會從二零二四年至二零二七年間投入九十五億,提供給產業做研發,創造三千多億元的效果。主要是提供企業發展高齡科技產業的誘因,吸引企業共同投入,透過公私協力達到資源整合,放大產業效益,帶動台灣高齡科技產業的銀光經濟發展,達成全齡共好、產業共榮的目標,該計劃整合行政院、經濟部、衛福部、數位部、教育部、內政部、文化部及原民會共八大部會,以科技縮短長者與數位的距離。預期效益包括供需對接,滿足高齡者需求,計畫就是一再的重覆長者、長者、長者…...,長者這一塊市塲經濟,其中以資料串接資訊大數據平台以及迼距視訊看診這兩件最重要,串連了所有商機,只要做好這「兩大」,其他商機就可一氣呵成。

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副執行秘書林明仁也提到,各國高齡科技政策,「都是從應用科技,變成主動賦能」相呼應。林明仁以美國為例:「美國高齡政策,除了著重在醫療保健…減少長者被照顧的需求,更重要是照顧者本身經濟、情感壓力應受扶持。」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表示,銀髮商機實際使用長照資源的長者比率僅十三.三%,其餘八十六.七%長者,使用科技產品,達到自主自立,科技產業,必須考慮長者家庭、社區狀況,期待未來能讓高齡不再是一項負擔或者危機。這說法也延伸了政府的決心。

全力支持國科會的智慧醫療商機三千億的大計劃及可行的聯合研究計畫:

計劃最重要的就是,鼓勵和資助跨部門的聯合研究計畫,特別是在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和科技應用等方面,研究計畫可以匯集不同部門的專業知識,推動創新和進步。

國科會啟動的「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期利用台灣科技優勢,打造銀髮族健康,並帶動高齡科技產業發展。該計畫以高齡者及照顧者的需求出發,提出四大推動主軸。

高齡科技產業跨部會推動機制。 圖: 國科會/提供

(一)推動市場經濟

策略:鼓勵高齡科技產品跨業合作,並促使科技產品和服務能夠實際應用。

目標:媒合供需對接,滿足高齡者需求,帶動高齡經濟,預計健康福祉產業營業額在二零二五年突破三千億元。這其中,最大商機就是長者亦趨亦步學手機,字要大、簡化購物等任何程式,都應以長者第一視角設計。

陪長者看病的小玩偶,未來隨機器人的進程,也會有很大進步的空間。 圖: 台大新竹分院/提供

(二)擴大數位賦能

策略:推廣數位化學習,進而增加高齡者社會參與度。

目標:是要激發長者的學習潛力,主打數位場域促進高齡長者學習,激發長者持續參與社會和經濟活動,提升長者更有力量參與變動中的社會。內容包括教育培訓、增加資源和機會、支持創業、改善工作環境等等,這也是長者的商機市場。

(三)提升照顧效能

策略:推動照顧設備及系統數位化及智慧化。

目標:導入智慧科技,降低照顧者負擔,提升照顧效能。

(四)優化高齡生活

策略:公私協力合作,整合資源及串接多元資料,以提供友善生活整合服務。

目標:從數位串接,優化高齡者生活。

在全球聚焦百歲人瑞之際,長者在退休之後有「二度就業」支持,六、七十歲後有「二度就業」機會,可以規劃「如何活用二十年黃金歲月」;在政府主導下,為無殼的年輕人和長者,蓋「青銀共居」的社會住宅,讓年輕人和長者交流共居,兩代或三代善的互動,也解決年輕人因低薪不願生小孩的困境。

慶幸有一位頂層策略規劃與管理和醫療資訊大數據平台的系統規劃與整合大師,隨時可以請益有關智慧醫療的進度與視界,全面啟動「遠距視訊看診」,刻不容緩。

「智慧醫療」的「遠距視訊看診」與建立「智慧醫療資訊大數據平台」是一體的兩面。第一階段的整合,複雜度高,先分成北、中、南、東做四個區域聯盟,並設計數據格式邏輯一致的程式,較易有效整合,這個過程估最少要三年的時間,之後還有大數據平台整合的時程。

有了「智慧醫療資訊大數據平台」,就能全面做好「遠距視訊看診」。「遠距視訊看診」原是希望為長者做,實際上是為全民而做,為年輕人的未來而做,也為所有需要的人做。

提升配送效率及流程的智慧醫療器材。 圖: 台大新竹分院/提供

一幅完美的圖像,彷彿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也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有無憂的樂齡老年生活,每個人都能很自在的共享黃昏美景,讚嘆日不落山的美好,我們的國家也在國外智慧醫療的場域,不斷的聽到掌聲從四面八方響起…...。

遠距視訊看診也照服長照長者,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圖/衛福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