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高虹安今(27)日率市府團隊赴立法院,拜會民眾黨團及國民黨團商討《財劃法》修法事宜。她提到,新竹市一年上繳中央2900億稅款,但配回的統籌分配款只有100億,配回率3.5%,是全國最低,因此今日特別和新竹市議員到立院拜會,向立委們陳情倡議,希望能夠在在野黨研議財劃法修法之際,真正讓中央地方的財政劃分趨近公平,為新竹市民爭取更多建設。

高虹安今日先拜會民眾黨團,由立委黃珊珊、張啓楷與麥玉珍率黨團成員熱情接待,近一小時的溝通過程,雙方迅速討論了目前兩種修法版本對地方財政可能帶來的影響。會前高虹安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今天到立院是受到新竹市議員的要求,在先前市議會定期會中,很多位議員都有針對這次的財劃法修法表達高度擔憂,大家知道新竹市繳稅高,一年上繳國稅高達進2900億,但配回的統籌分配款卻只有100億,配回率只有3.5%,相較於全國其他縣市平均配回率卻有141%。也因此對新竹市民來說,長年來都感覺,新竹市上繳很多國稅,也對台灣經濟有相當重要的影響,但很可惜在中央的財劃法,統籌分配款的分配比例上,新竹市卻沒有得到相對應對財政努力的貢獻。

高虹安提到,剛好這個會期黃珊珊在財政委員會,目前財委會正在討論很多有關財政的修法,其中財劃法各黨團都有提版本,新竹市府財政處長陳香君先前也有到立院各黨團拜會,就各版本提出新竹市的建議;另外,立法院開會時,新竹市府由秘書長到立法院開會,不管是在公聽會或委員會都有發聲。

高虹安說, 現在的進度是希望下個會期行政院能提出版本對案,這段時間她也接到議員陳情,希望她可以陪同一起到立院倡議,因此今天特別排定拜會民眾黨團及國民黨團。

會後民眾黨團說明會議過程中高虹安提到,新竹市一年上繳中央2900億稅款,但配回率卻只有3.5%,還是全國最低,是因為新竹科學園區多為半導體出口,在ICT產品出口免稅、甚至可退稅的情況下,新竹市的營業稅收入反而變成負的,影響新竹分成。而新竹市長年面對財劃法分配不均、財源不足的窘境,不利地方建設;然而此次民眾黨團《財劃法》修法版本,雖然將營所稅5%分給地方政府,但又有設定上限:「不超過該縣市自籌財源10%」,也不利新竹市,此行來就是希望能夠溝通,取消修正草案中的上限規定。

高虹安指出,財源不足經常導致地方建設卡關,尤其是大眾運輸建設;新竹市45萬人口,有17萬人集中於科學園區工作,需要輕軌、捷運或增加公車路線。她每月主持兩次道安會議,希望盡速透過大眾運輸的建制,再降低減低交通事故傷亡,增加對市民行的保障,但一條輕軌或捷運動輒上百億的預算,對目前一年僅270至280億左右預算的新竹市來說非常吃力,呼籲中央的統籌分配款,應看到新竹對國稅的貢獻以及對輕軌的需求,財政上必須調整。

黃珊珊回應,新竹市非常認真,很早以前就來和立法院溝通,民眾黨《財劃法》版本中營所稅有自籌財源10%的限制,本意是希望不要過度影響中央財政運作,但既然反而對高國稅貢獻的新竹市不利,黨團將再與其他縣市意見綜合評估,或許會以修正動議方式處理微調。

黃珊珊表示,黨主席柯文哲有指示,民眾黨《財劃法》修法目的是以不影響中央財政運作為原則,再將平均每年歲餘的2700億作合理分配,以真正「落實地方自治」;新竹市建議相當寶貴,黨團將進一步研議,也呼籲中央必須負起責任,提出自己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