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5月12日國際護師節,肯定護理人員辛苦奉獻,台灣首次「護理發展史」展覽,於高雄市「台灣醫療故事館」開展,歡迎護理人員與民眾前往參觀,即日起展至6月14日。
這次首展由台杏文教基金會策劃,衛福部護理暨健康照護司指導,展出內容豐富,包含教會醫療,傳道時期西方護理人員如何播下現代護理的種子;日治時期針對護理人員和助產人員的培養訓練及資格認證與政府法令;戰後台灣護理教育及公共衛生護理的發展;還有台灣120年來對護理有重大貢獻的人物介紹,以及台灣護理人力流失現況對策與展望及國際護理接軌的期許,所有展出資料都是台灣前所未見,彌足珍貴。
主策展人陳永興醫師表示,這次特展邀請多位專家學者進行研究,對建立各界對護理專業認知和其在醫療體系的重要性有一定的瞭解;展覽之後也將巡迴各大專護理院校,希望喚起更多護理教育工作者、護理從業人員和學習護理的學生,共同來關心台灣護理發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期能提升護理照護的品質促進國人健康的保障。
台杏基金會董事長陳政宏表示,台灣故事館在護理師節前舉辦特展意義重大,尤其基金會投入相當多的人力及精神進行醫療史的研究,這次都是成員們的成果。同樣是主辦單位的台灣醫學史學會理事長劉景寬提及護理在醫學史上一直扮演著當重要的治療角色,可說是台灣展館首次針對護理史主題進行的展覽。
劉景寬認為台灣現代化護理工作的導入是藉由教會醫院帶進來,因而更保有犧牲奉獻精神與愛心;百年來台灣護理先趨從日本學習帶回來的現代護理知識,加上戰後美援與協和醫院的護理系統,融滙成台灣現代的護理體系。
研究護理史的歷史學者方惠芳也參與此次展覽內容撰述,她提及這次展覽對此歷史有脈絡性的介紹,護理專業的建立形成「看護婦(護理師)」與「助產婦(助產士)」雙軸線,日治初期以助產士為主要軸線,中期是雙軸線,到晚期則強化護理師軸線,雙軸線變化影響到有志於醫護專業之女性及其家庭的選擇思考,也呈現社會變動與台灣醫療的進展,護理專業也成為婦女新興職業,改變部分社會結構與生活面貌。
台灣首次「護理發展史」展覽於高雄市「台灣醫療故事館」開展。 圖:孫家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