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昨(24)天宣布未來4年將投注766億改善空氣汙染,但有媒體指稱,二期方案對中南部另訂有較寬鬆的標準,是南北差別對待,不過今(25)日環境部對此回應,全國目標就是13微克/立方公尺,且會朝向每一個空品監站都達標的方向努力。
環境部昨(24)日召開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記者會,說明未來4年將投注766億,以達成2027年全國細懸浮微粒(PM2.5)平均濃度改善至13微克/立方公尺以下的目標,但方案中也有提到,2027年中南部15微克/立方公尺,明顯比全國目標還要低,讓部分媒體批評是南北差別對待。
對此,環境部解釋,中南部因地理位置及季風變化影響,在秋冬時期東北季風帶來之境外污染物吹到中南部之後,常因爲風速減弱,使得空氣品質持續2至3天受到影響;此外,在偏東風時期又因為中央山脈阻擋,中南部處背風區,污染物容易擴散不良、累積不散,這些氣象及地理的差異因素,都必須納入空氣污染治理考量。
因此,在規劃第二期方案時,就將中南部污染改善,主力排放源電力業、石化業、露天燃燒、河川揚塵、車輛機具等,推動各項改善策略,由於該區域的空氣污染排放減量就占了全國的7成3,為其他地區的2倍以上,挑戰性極高,但全國目標就是13微克/立方公尺,且會朝向每一個空品監站都達標的方向努力,至於方案中出現的中南部15微克/立方公尺目標,僅是評估依方案執行後最少可達成的成果。
而各界關切台中火力電廠對中部地區空氣品質的影響,環境部過去幾年曾委託雲科大、成功大學及長榮大學等進行相關模擬及研究,顯示台中電廠對中部PM2.5的影響依不同季節約占2至4%;此外,依據排放清冊顯示,中部地區固定、移動及逸散污染源占比分別約為43%、28%及29%,顯示仍須全方位進行污染減量,才能實質改善空氣品質。
針對二期方案設定的目標是否過於保守,環境部則表示,我國現行PM2.5標準與日本、韓國相當,較香港及中國大陸嚴格,目前環境部也已啟動檢討修正作業,將參考世界各國標準,適度加嚴,預計今年完成修訂。
環境部補充,已要求各地方政府依空污法規定及二期方案內容,於2月底前提交空氣污染防制計畫,並可因地制宜提出更積極的減量規劃,以滿足各縣市民眾對區域空品的要求。環境部將於收到後進行審核,並協助地方政府盤點減量對象及目標,期望能再提高空品改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