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空氣品質環境部提出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並已於112年12月21日經行政院核定,藉由精準治理結合淨零轉型減污減碳共利策略,跨域整合九大部會量能,投入新台幣766億元,推動八大面向37項精準減量措施,落實提升台灣空氣品質環境。

為持續提升我國空氣品質,環境部在過去四年,第一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109年至112年)的努力基礎下,接續提出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目標鎖定在改善PM2.5及臭氧這兩種空氣污染指標物上。環境部希望116年全國PM2.5平均濃度改善至13微克/立方公尺以下,並期盼在116年的臭氧8小時紅色警示站日中,較108年改善80%。

有別於第一期方案著重於傳統固定及移動污染源 (如國營事業、鍋爐、老舊車輛等) 的排放改善措施,第二期方案朝向淨零排放,並整合跨部會量能,進一步從污染源頭來改善、提升空氣品質。

預算細項部份,環境部規劃投入79億元,除了持續加嚴排放標準,降低工廠及車輛污染排放外,也將補助電動公車、增設充電樁及優化電動公車路網,創造電動車友善環境。而經濟部也規劃投入約18億元,用於工業輔導改善、電動物流車、電動機車能源補充設施,同時,交通部及農委會預計投入約19億元於綠色運輸,及改善河川揚塵。

另外,在跨部會共同合作下,台電、中油、中鋼、中華郵政等國營及政府轉投資事業,規劃共計投入650億元分別進行製程改善、提升防制設備效率、郵務車電動化等對空氣污染改善的有效措施。

環境部表示,2050淨零目標充滿挑戰,將透過跨部會、中央與地方的合作改善污染問題,突破以往單純靠環保部門單打獨鬥的困境,同時,期待政府部門與社會團體、大眾共同攜手合作,發展綠色技術、推廣綠色低碳運輸,以全方位及多元化的面向,持續提升台灣的空氣品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