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今(19日)召開國家治理政策記者會,提出創立聯合政府邁向內閣制、國會選制改革、優化文官體制、落實財政紀律、有感司法改革及強化政府數位治理等6大政見,強調自己將帶領國政穩健前行,「把國家還給你」。

柯文哲指出,現有「威權總統制」,導致有權無責、贏者全拿,使得政治鬥爭激烈,總陷入「全有或全無」情況;現有國會選制亦不利小黨發展,柯強調,雖修憲困難,但只要執政者有意願、理想,就應從「憲政慣例」做起,如立院的閣揆任命同意權,並比照美國,任命部會首長前,由立院各委員聽證,總統定期到立院國情報告、接受立院各黨團質詢。

柯文哲表示,立委選舉由「並立制」改為「聯立制」;並迎向世界潮流,推動選舉年齡下修,達到「18歲公民權、20歲被選舉權」;不分區立委政黨票分配門檻,從現有5%降至3%,以利小黨發展;並納入審議式民主、循證式原則的「公民會議」和「參與式預算」,以證據與資料為基礎,策劃與落實政策。

柯文哲也批評,現有文官體制導致黑機關、肥貓太多,高階文官與國營事業董監事「公開遴選」,並設置政治任命的上限;為解決「考用不合一」,他主張優化文官考試任用制度,簡化考科,增適性測驗、口試,找到合適人才;修改《公務人員考績法》,優化文官考績制度,改善勞逸不均等。

柯文哲提到,台灣各縣市政府主要財源靠中央撥給,地方自治就難成,要看中央臉色,看政黨顏色分配預算,他主張重建「補助款與統籌款」機制;地方財政自主,均衡發展;翻新稅制,改善課稅不公;落實財政紀律,修《特別預算法》,不再胡亂撒幣。

柯文哲說,針對司法改革部分,他主張設置常設性「司法改革委員會」,落實司法改革會議決議。提升司法系統的透明與公正度;設置「國家司法科學委員會」,以改善司法科學、鑑定制度,並推《吹哨者保護法》。

談及數位治理,柯文哲認為,應完善數位基礎建設、推電子身分證,提升「個資保護委員會」為二級獨立機關,以保護個資;設立「國家數位轉型會議」,完善數位相關法制,加重處罰洩漏個資公私部門;產業轉型輔導,鼓勵培育數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