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釋迦中國禁銷兩年多至今,首櫃釋迦終於運抵高雄港準備通關運往福建平潭。台東縣長饒慶鈴今(5)天向媒體說明,首批貨是來自中國最早核定的3家包裝場收集的鳳梨釋迦,她不清楚數量;至於第二波送往中國的41家包裝場、800多農民,中國尚未核定,縣府該做的已做了,也不知道是否能核准;她也向中央疾呼,勿有意識型態,應優先考量農民利益。

中國以介殼蟲為由,禁止台灣鳳梨釋迦銷入中國將近3年。過去台東縣府與台東大學合作,建立產品溯源、農藥殘留檢驗及病蟲害防治機制,饒慶鈴今年也兩度赴中國與國台辦等相關單位爭取復銷。鳳梨釋迦產期從本月開始有少量採果,已有貿易商將在今天出口首批復銷中國的果品,饒慶鈴證實此情況,但她不知道具體出口數量。只知道果品來自今年6月中國第一波核定的3家包裝廠25位農民,她不清楚是哪一家、有幾位農民的果品。

因中國第一波核定僅占台東相當少的比例。縣府後來擴大輔導,第二波送出41家包裝廠8百多位農民的名單供中國審核,目前已進入採收期。至於能否被核准?饒慶鈴說,她該做的部分都已經做了,中國何時能核定,她不會知道;她也向中央疾呼,此刻勿有意識型態,應以農民利益為優先考量。

台東縣農業處長許家豪解釋,縣府今天辦理對農民的海外通路出口輔導說明會,就是希望對農友說明海外市場的經營不易,絕對要把握這次的契機與高端通路直接合作,摒除過往最常被海外消費者詬病的問題,讓台東鳳梨釋迦重返國際舞台的第一賣漂亮開市。

台東縣府訂今年為台東鳳梨釋迦的品質年,除了委託專業團隊洽談海外零售通路,更希望在產地與包裝場建立標準作業流程,結合產官學各界力量,確實做好田間果園種植用藥、適期採收、去除田間熱、分級選別、果實清潔、包裝預冷的標準流程處理;再根據目的地市場做好熟度採摘、保鮮預冷的落實。讓台東鳳梨釋迦不僅重返外銷舞台,更上架現代零售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