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牡蠣產業面臨低價、無產地標示的越南牡蠣混充,行政院食安辦公室為保障消費者權益,宣布12月1日啟動「市售牡蠣產地標示稽查專案計畫」,將針對進口牡蠣輸入業者、批發商、零售商及餐廳等進行稽查,漁業署表示,「牡蠣產地鑑定技術」對牡蠣產地辨識率可達97.3%,可確保牡蠣產地標示合法。

根據農業部漁業署統計,台灣牡蠣年產量約2萬公噸,但近年進口量逐年增加,去年已達5217公噸,以越南為最大進口國,佔總進口量約5成以上。日前傳出有低價進口、無產地標示的越南牡蠣混充台灣蚵,並以低價衝擊本土牡蠣產業。

為防範進口牡蠣混充本土牡蠣,漁業署表示,農業部水產試驗建立「牡蠣產地鑑定技術」,經食藥署審議通過,對國產與進口牡蠣辨識率可達97.3%,可有效識別國產與境外牡蠣,保護國產牡蠣產業。

為推動國產牡蠣產地溯源,漁業署輔導國產牡蠣業者取得水產品生產追溯條碼QR CODE,目前國內已有730個牡蠣養殖戶取得,以及35個養殖戶通過產銷履歷驗證。

漁業署表示,已與衛福部、水產試驗所、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等單位成立「牡蠣養殖輔導工作團隊」,輔導牡蠣產業提升養殖技術、設備管理、加工安全及市場行銷,並建立牡蠣產銷鏈。最後,漁業署也呼籲國內食品業者應依規定明確標示產地,並請民眾選購國產可溯源的牡蠣,支持國產優質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