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明年大選投票日只剩1個半月,侯友宜自己選擇趙少康當副手,要的是空戰火力與即戰力,避免2024大選戰場被自帶高聲量的柯文哲導向綠白對決。趙少康雖在藍營具有聲望和號召力,但放到藍營舒適圈外就是敗分選項,國民黨這局顯然放棄總統勝選,至少要搶當「老二」,靠著集中藍營基本盤選票,至少顧全政黨票與區域立委席次,以免政黨再一次萎縮。

郭柯侯三方會談成空,不是侯友宜因為要求公開透明,畢竟國民黨自己最愛密室協商,而是朱立倫在會談中脫口的「侯友宜不能一個人就完整代表所有」。說白了,縱然侯友宜是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卻沒有資格代表這個黨去談判。

在柯文哲的認知中,採計的六份民調,若不禮讓誤差範圍,就是侯友宜輸掉五份的邏輯,國民黨是無法接受的。的確,若比較個別總統候選人,一人能代表全黨的柯文哲,絕對比得靠全黨救一人的侯友宜強多了,但總統選戰真的不是一對一。

回顧2018年與2022年兩場台北市長選舉,柯文哲、黃珊珊民調都高於實際得票數,但柯有優勢的網路與年輕族群支持度,在大選投票日時常淪為「空氣票」,反觀藍綠都有更高的實際得票率,靠的就是基層盤。而基本盤就來自國民黨最愛掛在嘴邊的縣市長、立委、議員、里長有多少席,這樣的差距可能不只有6%,若在無法反映這種政黨實力的全民調上,柯文哲都無法與侯友宜拉開明顯差距,國民黨當然自認是更強的一方。

這樣的邏輯,柯文哲和民眾黨當然知道,但無法接受;原因在於,在野真正的2024對手,是擁有比國民黨更強政黨實力、更多資源、更擅長打選戰的民進黨,國民黨卻不願討論這些,只想憑政黨實力強壓民眾黨,柯文哲昨天才砲轟「國民黨不要講一大堆,講到最後也是政黨利益 」。

現在侯陣營派趙少康上場,就是做好要跟綠白全面開戰的準備,一方面,民進黨將柯文哲視為主要敵人,無法自帶聲量的侯友宜,要避免在選戰中被柯文哲邊緣,就需要在政壇、媒體都吃得開,還是大砲性格的趙少康輔佐。

儘管個人參選成績並不好看,趙少康仍歷練豐富、人脈充足,在藍營德高望重,且對中產階級及知識藍具有影響力,多少填補跟郭台銘決裂後流失的那塊,也能彌補侯友宜在口才、論述能力的不足;面對總統大選必不可免的全國電視辯論,侯友宜的表現恐令人憂心,但趙少康辯才無礙的大砲性格,做為當年「雙英辯論」前馬英九的教練,讓趙曾自豪「我訓練的沒有一場輸的」。

這種國民黨回歸鞏固藍營基本盤的操作,在政黨實力不比當年,也不太可能操作棄保的當下,近乎放棄在總統這局贏過民進黨,但只要藍綠基本盤歸隊,柯文哲自然會被弱化,眼見民眾黨沒有勝算,希望政黨輪替的中間選民,更有機會將選票投給國民黨,至少讓國民黨穩穩當個最大在野黨,不至於因藍白破局而落得兩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