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政府日前已同意以「台北」名義,在首都塔林(Tallinn)開設文化或經濟代表處,外交部長吳釗燮 8 日抵達愛沙尼亞訪問,該國友台國會議員也強調對此的樂觀其成,而中國方面則是表達了不滿,不僅中外交部呼籲愛沙尼亞遵守「一中」原則,更有中國駐愛大使郭曉梅揚言將離開以示抗議。對此,愛沙尼亞外交官員直指,中國政府最在意的不外乎是代表處名稱,並舉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受強烈反彈為例。

愛沙尼亞公共廣播公司(ERR)報導,愛沙尼亞外交部亞太、中東和非洲司司長凱勒森(Kristi Karelsohn)指出,台北在許多國家設有代表處,包括約 20 個歐盟國家,甚至包含莫斯科。這些以台北名義設立的代表處通常不會引起中國方面痛苦的反應。然而在立陶宛的特例中,最大問題出在其代表機構的名稱「台灣代表處」。

凱勒森表示,該些都不承認台灣獨立,因此台北代表處不被視為國家代表,而是為了促進貿易關係、文化關係而設立的非外交代表機構,因此以首都名義中國更容易接受。而依據 1990 年代初與中國簽署的聯合公報,愛沙尼亞承諾遵循「一個中國」政策,因此將根據其他國家經驗,以台北之名讓台灣開設代表處,藉此北京態度也保持一致。

而針對未來台灣派官員進駐愛沙尼亞,是否有助雙方政府間交流,凱勒森指出,出於和台灣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政府官員將無法與他們直接溝通,然而國會議員卻不受限。她表示,議員及達到一定級別的官員,能在各自的領域內與台灣進行交流,並產生可觀影響。凱勒森認為,若要發展雙邊合作,愛沙尼亞文化部和教育部應是台灣代表最適當的聯絡人。

愛沙尼亞外長薩克納(Margus Tsahkna)3日表示,愛沙尼亞已準備好接受台北設立非外交經濟或文化代表處,促進雙方關係。然而他強調,愛沙尼亞未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基於一個中國政策框架,我們將不會與台灣發展政治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