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一位醫師「發明」了最新治療憂鬱症的辦法,號稱把 2 個電極置入大腦,號稱靠手機就可以調整患者的情緒。

要將兩支直徑 1.25 毫米的電極放入一名憂鬱症患者的大腦深部,需要一位元經驗豐富的神經外科醫師。中國媒體《穀雨實驗室》今 ( 16 ) 日報導。

2022 年 1 月 18 日,上午 9 時,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孫伯民站在了手術台前,他用手術刀切開頭皮,露出白色的頭骨,再用顱鑽在頭骨上鑽開兩個硬幣大小的孔洞。切開厚而堅韌的腦膜後,可以看見因血管覆蓋而呈現出粉白色的大腦,以及那些錯綜複雜、為了增加表面積而在進化中凹陷、曲折的密集溝回。過去 200 萬年內,人類大腦的表面積增加了兩到三倍,我們變得更聰明瞭,我們也有了更多煩惱。

每根末端有 8 個金屬接點,兩兩間隔 0.5 毫米的電極,孫伯民要將它們放入憂鬱症患者吳曉天的大腦。他相信,透過施加輕微電壓——僅僅約為家用電壓 220 伏特的百分之幾——能夠治療糾纏了這個 32 歲憂鬱症患者 16 年的病症。

《穀雨實驗室》描述,從一些細節可見為手術安全所做的考慮:深入組織的電極末端被特意設計成鈍形,穿過如豆腐般柔軟的腦組織時不會造成大的破壞。電極導線進入腦部預期位置後,安裝在頭骨孔洞上的圓盤形鎖扣緊緊咬合住尾部,以防止位置偏移。

當然,總有小血管無可避免地被刺穿。但孫伯民說,大腦的凝血功能可以輕易地自行止住這些微小的傷害。「醫生技術比較高一點的,(出血量)不到 10 毫升。」與其它需要侵入顱內的手術相比,這算是「微創」。

孫伯民在為憂鬱症病患植入腦部節律器裝置的手術中。 圖 : 翻攝自《穀雨實驗室》

這種方法叫做「腦深部電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外科醫生將其持續提供電脈衝的運作機制與心臟起搏器類比,稱之為「腦部起搏器」。

根據《穀雨實驗室》,過去二十年,孫伯民的手術臺上躺著的大多是患有運動障礙的病人,如帕金森氏症。「腦節律器」用以恢復大腦對肢體的掌控,例如讓手指不再無意識顫動,能握緊一個杯子。

《穀雨實驗室》稱,電極瞄準的靶位,是吳曉天腦內一個名為終紋床核的神經核團。如果大腦是工廠,神經元細胞就是員工,同樣工種的員工聚集在同一個部門工作,這個部門就是神經核團。人類大腦擁有約 860 億個神經元,它們到底組成了多少個功能各異的神經核團,目前為止,科學家也無法確定。

《穀雨實驗室》表示,科學家觀察到腦部影像上終紋床核的位置亮起,顯示出生物代謝活動加強的訊號。於是他們推測,這部分腦區與威脅所喚起的負面情緒有關。

在過去,孫伯民和他的同行曾用毀損術治療精神疾病,如物質成癮、強迫症等。孫伯民希望,用電的方式介入大腦,找到那些灰暗情緒的源頭,打擊的方式不再是一次破壞式的損傷,而是持續的、可逆的,有試錯機會的調控。

《穀雨實驗室》報導,手術本身並不算困難,無論是顱骨上鑽出孔洞,還是將被絕緣線包覆的電極置入大腦,對於孫伯民都是駕輕就熟。但這依然是指向未知的冒險。沒人能斷言衝入大腦的電流到底如何治療憂鬱症,僅僅能提出猜想:電流刺激的部位可能啟動了大腦中的獎賞通路,這一通路與人類情感緊密相關,從而改善抑鬱、焦慮症狀。

《穀雨實驗室》稱,孫伯民團隊已經做了 26 台這樣的手術。他們啟動了一項腦節律器治療難治性憂鬱症臨床研究,招募患病多年、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在全球約 3.5 億憂鬱症患者中,難治性憂鬱患者佔 30% 左右,也就是超過 1 億人。

憂鬱症患者示意圖。 圖 : 翻攝自視覺中國

至於手術後,如何透過手機等顯示器來調節憂鬱症患者心情? 《穀雨實驗室》描述,醫生平板電腦上的接點圖示依序成對亮起,從 2 伏起,以 0.5 伏特為階梯向上調整,一次刺激持續約 30 秒。

負責調節電流,專業術語叫「程式控制」的,是孫伯民的學生胡曉靜。胡曉靜指出 : 「( 被治療者 ) 有各種各樣的感覺。有寒窗苦讀 10 年終於中舉的感覺,有被人背叛從背後捅了一刀的感覺,有回到母親溫暖懷抱的感動。」他甚至哭了。一個有趣的事實是,這些曾經被認為需要無數前提、背景,仰賴與他人互動才能產生的情感,憑空出現了。

這位 26 歲的女醫生剛畢業,度過了 8 年的醫學生生活。她不喜歡在實驗室裡養細胞,那些實驗進展緩慢,總是懸而未決。但當醫生不同,她靠近患者,靠近大腦。如果患者好轉,某種程度上便是事件的結束了。胡曉靜原本學習的是運動障礙疾病的程式控制,效果「立竿見影」,找準觸點,患者的手立刻就不抖了。

胡曉靜描繪了一個比僅僅「治癒」更有野心的藍圖。「機器能自動識別患者的情緒狀態,自動切換模式,實現閉環刺激。例如,感知到病人有所好轉了,就自動切換到柔和一點的刺激參數。」

「讓我們第一次有機會能夠真正進入到憂鬱症的腦子裡面。」孫伯民也說。

現在的吳曉天感到快樂,常常在聊天中途唱起歌。 圖 : 翻攝自《穀雨實驗室》

近百年前葡萄牙神經醫生安東尼奧·莫尼斯是唯一獲得諾貝爾獎的外科醫生。1930 年代,他指導助手醫生,將他稱之為「前額葉白質切除術」的手術應用於 20 個精神病患者身上,於幾週後便向公眾宣稱有效。那之後,外科手術治療精神類疾病在美國、英國、巴西等地短暫流行。

但人們逐漸發現,接受莫尼斯手術後的患者雖然不再有暴力行為,卻神態木然,表情呆滯,有的則出現記憶缺失。莫尼斯的諾貝爾獎被視為「恥辱」。

著名的批評之一來自英國神經病學專家奧利弗·薩克斯:「這種手術並沒有治癒病人,只是造成一種溫順與被動的狀態,比原來活躍的症狀更要遠離健康,而且根本不可能逆轉......有些人在精神上已死亡,活生生被這種痊癒謀殺了。」

孫伯民不同意對莫尼斯的全盤摒棄。他篤信,關於腦的臨床研究和治療,始終是「否定之否定」,不能以當代標準評判歷史上的嘗試。「在歷史的情況下,他的理念、對精神病的治療,對後面的影響都非常大。你不能拿現在的安全性、有效性去要求他。」

最近,他刷到網路上對腦起搏器治療的評論,有人質疑研究中的倫理問題,會侵害病患權益或隱私,也有人把這台機器等同於「電子毒品」。不過,孫伯民似乎沒有被這些爭議影響太多,仍然以進度推進自己的研究。

「網友想的是拿機器控制人,但我們不是。我們首先是病人要治病。」他說。

上海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孫伯民團隊。   圖 : 翻攝自《穀雨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