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英文報刊《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簡稱SCMP)報導,中國成功測試世界上首個使用「太赫茲」(Terahertz)設備的潛艦探測裝置,而且將可能「小型化」安裝到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上,藉以在廣泛海域獵捕先進潛艦。

《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團隊8月11日在雷達專業領域中文學術期刊《雷達學報》上發表研究成果,表示研究人員利用人工聲源製造模擬潛艦運動螺旋槳振動的低頻噪音,在過去被認為會被海浪自然運動中被掩蓋的10到100納米微幅振動,竟可以藉由「太赫茲」技術成功識別,被認為「將在水下船隻探測和其他領域具有重大應用潛力」。研究人員表示,跟蹤和分析這些波不僅可以幫助找到潛艦,還可以收集關鍵情報,譬如某種潛艦的噪音特徵甚至識別出某艘潛艦。

根據了解,「太赫茲」是物理單位,英文為Terahertz(THz),字首「Tera-」是10的12次方的意思;即所謂的太赫茲就是「10的12次方赫茲」,也就是振動頻率每秒10的12次方次的意思,亦可翻譯為「兆赫茲」。目前常聽到的「太赫茲」,係指太赫茲波段,即電磁波中的一組特定波段,頻率範圍是0.1THz至10THz,對應電磁波波長為3釐米至30微米,介於微波和可見光之間,因此也稱為毫米波和次毫米波。太赫茲技術被視為實現下一代6G通信技術的高數據速率和低延遲的潛在解決方案。

其運作原理類似醫學X光,經發射源將太赫茲波段「照射」到所要尋找探測的區域,再藉由反饋訊號發現細微的波動,例如尾流擾動、氣泡等異於自然常態的振動變化。除了發射源設備之外,還要確保足夠能量供給才能使太赫茲波段到達探測的區域,再反饋到接收端;而且要能降低「訊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及龐大的比對資料量,才能得以順利解碼。

報導指出,過去由於要產生「太赫茲」信號的裝備,包括「太赫茲發射源」、「太赫茲探測器」、「太赫茲透鏡」或「太赫茲訊號與空間調變器」等複雜困難,但由於6G通信技術研究突破,使大規模的技術運用成為可能。中國研究專家甚至認為可以「小型化」到艦載甚至小到可以安裝在無人機上;並表示這對獵捕潛艦的中國國防海上安全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