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2)日發佈總統大選民調,針對三個主要參選人的人格特質,賴清德在瞭解民間疾苦、面對中共威脅、促進經濟發展上,都領先兩位對手。其中,尤以誰較有能力面對中共威脅部分,以4成3優勢,領先柯文哲的一成九,侯友宜的一成七。

對於賴清德、柯文哲、侯友宜三個人的人格特質,民調首先詢問,「這三個人當中,您覺得,誰較瞭解民間疾苦(知道一般民眾的生活和痛苦)?」

結果發現:36.2%賴清德,27%柯文哲,15.4%侯友宜,2.2%都一樣瞭解,9.2%都一樣不瞭解,5.2%沒意見,4.8%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三成六覺得賴清德較瞭解民間疾苦,二成七覺得柯文哲比較瞭解,一成五覺得侯友宜比較瞭解。值得注意的是,就這方面的特質,賴清德領先柯文哲9 個百分點,柯文哲又領先侯友宜8 個百分點。

民調也詢問,「這三個人當中,您覺得,在面對中共威脅下,誰較有能力確保台灣利益?」

結果發現:43.1%賴清德,18.7%柯文哲,17.2%侯友宜,1.2%都一樣有能力,8.8%都一樣沒能力,6.2%沒意見,4.8%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四成三覺得在面對中共威脅下,賴清德較有能力確保台灣利益,一成九覺得柯文哲較有能力,一成七覺得侯友宜較有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方面,賴清德領先柯文哲24 個百分點,柯文哲又領先侯友宜1.5 個百分點,賴清德遙遙領先柯侯二人。

這項發現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當台灣面臨中共威脅時,明顯多數台灣選民認為賴清德較有能力確保台灣利益,而且幾乎是是一面倒的選擇。台灣歷次總統大選過程中,中國(中共)常用威脅利誘手段試圖影響大選結果,但常引起許多台灣選民反感;因此,選擇一位在面對中共威脅時較能確保台灣利益的總統,普遍被認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為什麼柯文哲與侯友宜兩人在這個問題上,和賴清德所獲的支持有那麼大的差距?值得深入探討。

民調也詢問,:「這三個人當中,您覺得,誰較能促進台灣經濟發展?」

結果發現:40.8%賴清德,22.9%柯文哲,11%侯友宜,1.9%都一樣有能力,10%都一樣沒能力,7.9%沒意見,5.4%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四成一覺得賴清德比較能促進台灣經濟發展,二成三認為柯文哲較有能力,一成一認為侯友宜較有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方面,賴清德領先柯文哲18個百分點,柯文哲又領先侯友宜12個百分點,三者之間的差距都很大。

這項發現傳達了一項微妙且重要的訊息,那就是,台灣選民普遍重視總統候選人有沒有能力促進台灣經濟發展,結果多數選民感覺賴清德是三個人當中較有能力的一位。這是否與三個人中央與地方歷練的不同有關?相對賴清德有完整從中央到地方的執政經歷,而且當過行政院長,柯文哲和侯友宜只具有地方執政經驗,這或許是選民直覺上會認為賴清德比較有促進台灣經濟發展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以上三項總統候選人特質的比較,可以再歸納出四點重要的發現:

首先,賴清德在每一項特質比較都居第一,柯文哲都居第二,侯友宜都敬陪末座。這將會某個程度左右選民的投票抉擇。而這是否和支持者「情人眼裡出西施」有關,或純粹是選民理性的判斷,值得進一步研討。

第二,關於賴清德的特質,依選民肯定的高低順序是:一、面對中共威脅時,較有能力確保台灣利益(43.1%);二、較能促進台灣經濟發展(40.8%);三、比較瞭解民間疾苦(36.2%)。

第三,關於柯文哲的特質,依選民肯定的高低順序是:一、比較瞭解民間疾苦(27%);二、較能促進台灣經濟發展(22.9%);三、面對中共威脅時,較有能力確保台灣利益(18.7%)。

第四,關於侯友宜的特質,依選民肯定的高低順序是:一、面對中共威脅時,較有能力確保台灣利益(17.2%);二、比較瞭解民間疾苦(15.4%);三、較能促進台灣經濟發展(11%)。

總的來說,在選民心目中,賴清德在面對中共威脅時較有能力確保台灣利益,以及較能促進台灣經濟發展這兩方面較為突出;相對地,他在瞭解民間疾苦方面,和柯文哲比起來就沒形成鮮明的對比;對柯文哲和侯友宜而言,兩人想超越賴清德,或縮短與賴清德的差距,必須短時間內在每一個方面都要突飛猛進才行,而那當然不是容易的事。

本次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

訪問期間是2023年8月14-15日兩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採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隨機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佔70%,手機佔30%。有效樣本1081人,市話756人,手機325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8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台灣民意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