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今年6/15開放進口加拿大全牛齡牛肉,但立委林為洲今天(8日)開記者會質疑,食藥署該查去除特定風險物質(SRMs)卻未查,應派消費者、學者專家代表隨行重新查廠。對此,食藥署回應,已於111年前往加拿大實地了解,確定安全無虞。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今天開記者會表示,牛的高風險物質(SRM)包括牛腦、牛內臟、牛骨頭等,而狂牛症主要就是透過這些部位傳染,應要查高風險物質化製廠,看處理的過程是否有跟牛肉分開以及運輸、掩埋和焚化的過程有沒有疏漏。

食藥署解釋,去年8月與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以及BSE專家組成查核團,前往加拿大實地瞭解其對於BSE管制的官方安全管理與監測體系,以及生產設施相關防範等牛肉安全衛生作業,共查核1家肥育場、3家屠宰/加工廠、1家化製廠,並查訪其官方實驗室及主管機關運作,確認加國落實牛肉安全衛生管理。

此外,食藥署強調,此次開放案依「牛海綿狀腦病(BSE)發生國家申請牛肉進口案之申請程序」審查,除完成科學性的風險評估外,並於BSE專家諮詢會審查加國所提交之書面資料,包含BSE病例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飼料禁令及相關監控措施、BSE之監測計畫與牛籍辨識系統、防範 BSE 污染所採行之屠宰衛生及去除特定風險物質(SRM)等,安排具獸醫專業及食品衛生安全相關之人員前往實地查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