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醫療體系在北台灣進行了一項跨院區跨團隊的長期世代醫學研究,追蹤了1,628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發現他們在5年內有9.3%的機率轉變為慢性腎病,但若及時接受腎臟科醫師的治療,他們有69%的機率可以恢復正常的腎功能。反之有17.6%的機率會惡化為晚期腎病。
長庚醫療體系這項跨院區跨團隊的長期的世代醫學研究,研究成員包括一般外科黃挺碩醫師(現任大里仁愛醫院副院長,前基隆長庚醫院外科部主任)、胃腸肝膽科簡榮南醫師(前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志郎醫師(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腎臟科陳永昌醫師(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吳逸文醫師(基隆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主任)。
黃挺碩醫師說明,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疾病,全球約有25%的成年人罹患。目前除了運動、控制飲食和體重外,還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過去有研究指出,脂肪肝患者比沒有脂肪肝的人多了約40%得到慢性腎病的風險,如果伴有肝纖維化或肝硬化,風險更高達50%。但是,脂肪肝患者得到慢性腎病後,其預後如何,以及是否可以透過治療改善腎功能,則缺乏相關的資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長庚醫療體系的肝臟內外科和腎臟科合作,追蹤了1,628名脂肪肝患者,在5年內觀察他們的腎功能變化。結果發現,他們有9.3%的機率從正常的腎功能轉變為慢性腎病;如果及時接受腎臟科醫師的治療,他們有69%的機率可以恢復正常的腎功能。相反地,如果沒有治療,他們有17.6%的機率會惡化為晚期腎病。
研究也發現,影響脂肪肝患者從正常腎功能轉變為慢性腎病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肝纖維化的程度、尿酸高、糖化血色素高、代謝症候群和胰島素阻抗。年齡大、肝纖維化程度嚴重、尿酸高、血壓高的患者,腎功能較難恢復正常;年齡大的患者,也較容易惡化為晚期腎病。
黃挺碩醫師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脂肪肝不只是一種局部的肝臟疾病,而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疾病,除了肝臟外,也會影響身體其他部位,例如心臟、腦部和腎臟。這些代謝性疾病也是心肌梗塞、腦中風、慢性腎病等重大併發症的危險因子。因此,2020年全球這個領域的專家已經將脂肪肝更名為代謝功能障礙相關性脂肪肝疾病(MAFLD),並修改了其診斷標準,包括喝酒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在內。這將促進未來5-10年更多關於MAFLD的臨床研究。
根據國健署民國102-105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台灣成年人有高比例的肥胖和腰圍過大。這些人如果超音波或生化指標顯示有脂肪肝,就會被診斷為代謝功能障礙相關性脂肪肝疾病。
長庚醫表示,代謝功能障礙相關性脂肪肝疾病患者要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運動、避免菸酒和高熱量、高膽固醇的飲食,並注意體重控制,以利控制病情狀況和延緩慢性腎病的進展。如果有重度肥胖(BMI≥32.5)合併代謝性疾病,建議轉診至減重及代謝手術門診做進一步評估,因為有許多研究證實,減重及代謝手術不僅可以減重,也可以改善代謝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