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賴清德投書華爾街日報表示,對於兩岸持續升高的軍事與經濟挑戰,維持務實及一致性的兩岸政策是他的首要任務。他會努力不懈地捍衛兩岸現狀,因為維持現狀是符合中華民國台灣與國際社會的最佳利益。他也不排除在基於互利、尊嚴且沒有先決條件下,與對岸展開對話。
賴清德競選辦公室今(5)日發出新聞稿說明華爾街日報刊出賴清德投書一事。賴清德以「我保衛台海和平的計畫」(My Plan to Preserve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為題表示,27年前台海飛彈危機時,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他下定決心,「我有使命要參與台灣的民主,要保護這個新興的民主國家不受侵害」。
賴清德說,1996年發生台海危機時,他還在成功大學醫院擔任醫生。當時是歷經幾十年戒嚴後的首次總統直選,是許多民主前輩奮鬥犧牲所換來民主與自由的成果。然而北京卻想威脅對民主改革懷抱希望的台灣人民,迫使他們將選票投給專制政權所期望的候選人。
賴清德說,所幸,那些候選人輸的很慘。台灣的民主從此蓬勃發展,然而,歷史總會重演。他脫下白袍後,從民代、閣揆、副總統,直到現在成為總統候選人,他發現他的角色定位與當年維護台海安全的政治前輩一樣,此時此刻,他對於捍衛台灣的和平穩定、民主成就以及兩岸現狀的決心與承諾堅定無比。
賴清德說,事關重大。這幾年來習近平下令鎮壓香港示威者,在新疆成立「再教育營」,煽動南海衝突,並企圖升高台海軍事衝突。沒有人樂見一個具威脅性的中國,但這是他們面臨的現實。
賴清德說,近年來,看到全球力挺台海的和平穩定,並不足為奇。俄國入侵烏克蘭,以及專制政權的勢力在世界各國持續的蔓延擴張,警醒了國際社會民主的脆弱性,若是沒有被適當地關注與照料,它可能枯萎凋零,甚至終結死亡。
賴清德說,然而,對民主的關照必須要從自家開始。作為醫生,他從不會在沒有治療計畫的情況下醫治病人。而作為總統,他會執行保衛和平的四個支柱,要洞悉當前台灣所面臨的挑戰,更要確保延續區域的穩定。
賴清德說,首先,他們必須提升台灣的嚇阻力。國防是國家安全的基石。在蔡英文總統的領導下,他們已經增加了國防預算、改革徵兵及後備制度,並引進新型的作為與戰力。這一系列的改革,將使北京動用武力的成本增加,進而降低軍事衝突的風險。他也會加速國防轉型,加強具成本效益、機動性的非對稱戰力。他也將在部隊訓練、民防、資訊交換等方面,尋求與盟友間更進一步的交流。
賴清德說,第二,經濟安全即為國家安全。在民主化後,台灣成為高科技產業的領頭羊。身為前台南市長,他很驕傲地看到台南市以及台灣各地所生產的半導體促成了次世代的尖端科技。在他擔任行政院長時,他也率先倡議提高薪水、減稅、並吸引新投資。
賴清德說,他們的經濟成就帶給機會,也帶來挑戰。對中國貿易的依賴,使對岸有更多機會進行經濟恫嚇的手段 。未來他們必須致力於鞏固台灣的供應鏈安全,並透過新貿易協定促成貿易多元化,同時支持國內創新產業,鬆綁不必要的法規,並保障台灣人民可以更公平地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
賴清德說,第三個支柱的核心,就是與世界民主國家建立更強健的夥伴關係。今年,台灣派遣了全亞洲第一支醫療團隊到烏克蘭,為戰火下受傷的人員與當地居民提供緊急救助服務。我們同時也見證許許多多來自各國的國會議員、非政府組織、智庫、與政府代表紛紛到訪台灣,代表著即使在北京的脅迫下,台灣並不孤單。
賴清德說,第四個支柱是要有穩定且具有原則的兩岸領導力。近年來,北京因堅持習近平指稱是為「邁向統一」且符合一中架構的「九二共識」,而斷絕兩岸交流。解放軍對台灣、日本,與台灣在南海的鄰國虎視眈眈下,全球軍事緊張程度持續升高。
賴清德說,面對著持續升高的軍事與經濟挑戰,維持務實及一致性的兩岸政策是他的首要任務。他會努力不懈地捍衛兩岸現狀,因為維持現狀是符合中華民國台灣與國際社會的最佳利益。他也不排除在基於互利、尊嚴且沒有先決條件下,與對岸展開對話。
賴清德說,從1996年至今,台灣歷經許多改變,但也有許多事依舊如昔。解放軍的戰機與軍艦依然持續穿越台灣周邊海域,試圖影響台灣的民主選舉。經濟緊張關係持續。他們每天都被提醒著,他們現在所享受的民主與自由絕對不能視為理所當然。面對挑戰,他對台灣的承諾,和27年前一樣明確堅定。
最後文章稱賴清德為現任中華民國(台灣)副總統以及民進黨2024總統大選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