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5月17日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投入2024總統大選選戰。不過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從一開始推拖「未正式宣布參選」所以民調低迷的第二名,「校正回歸」到多份民調「敬陪末座」的第三名。坊間甚至有人嘲諷,如果還有其他人馬宣布參戰,侯可能還會再向下探底。這「國民黨最強母雞」怎麼搞到這般田地?侯友宜自稱「打死不退」,國民黨現在也宣稱不會換侯要「一條道兒走到黑」。距離明年投票,這大半年的都成了「垃圾時間」?侯友宜還有起死回生的可能?郭台銘是要「歸隊」?還是「另起爐灶」?喊得震天價響的「藍白合」最後變成「藍白『拖』」--歹戲「拖」棚的「拖」?國民黨是不是選錯了候選人?侯友宜是不是就這麼被邊緣化了?拉把椅子,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事情的來龍去脈要從「為什麼徵召侯友宜」開始講起。到現在為止,儘管民調「數字會說活」,但國民黨裡還是有不少人把侯友宜當成是「最強棒」,為什麼?因為這是「比較級」,當所有人都不及格時,最接近及格邊緣的59分考生就是最高分;套用到國民黨裡來看,自前總統馬英九之後,國民黨就不再有「共主」,各地藩鎮勢力看似龐大,但關鍵時刻相互掣肘跘腳,還按兵不動不願發兵救援,這就是2020「韓流」的概述。雖然,國民黨內不乏有識之士高喊「團結」,但「知易行難」,加上各種私心自用、計較算計,說不清楚、講不明白,最後落得就是個「慘」字。各位不妨回想,在某些熱門選區黨內初選前,有少壯派推崇前輩資歷豐富應該入閣為民服務,但老前輩寧可一戰也不願編織入閣美夢,這不是自己都不看好大選能贏嗎?不肯拿前途「賭上一把」嗎?
喊得震天價響的「藍白合」最後變成「藍白『拖』」--歹戲「拖」棚的「拖」。國民黨(藍)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與民眾黨(白)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左)。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弊病叢生 背負原罪
回顧2020年「韓流」的戛然而止,最大的挫傷其實不在於沒選上總統,而在於罷免。一個獲得89萬張選票,終結民進黨在合併前後高雄縣市分別33、20年耕耘執政的「禿子」,在被冠上「落跑市長」一詞之後,被以93萬票成功罷免。是因為擱下市政跑去選總統才被罷免的嗎?筆者認為那是因素之一。但實際上,從韓國瑜2018「意外」當選那一刻起,市府小內閣人事出現包括所謂求官、硬塞名單等等的「在地分裂」,就註定後來的悲劇。這從罷免票數高於當選票數的部份,就能看出「自己人」都擺不平的內傷,被罷免可以說絲毫不冤。不管你信或不信所謂的「不計報酬代價付出幫忙選戰」,總之筆者認為這種無利可圖的事,多數人是不會幹的。
2022年自詡「最強總教練」的朱立倫,帶領國民黨一口氣拿下13縣市首長大位,其中包括「乾綱獨斷」找來前行政院長披上戰袍還拿下勝選的桃園市,風光不可一世。但真的是朱立倫這位總教練調配得當嗎?有沒有用提名權交換了什麼?而當這些傳言在地方蘊釀時,所謂的初選民調還有幾分公信力?這也就是為什麼當5月17日宣布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時,所謂的內參民調無法被人信服的理由。總有人認為,原本有「逐鹿中原」野望的朱立倫,只是找一個「可控」的對象;甚至陰謀論起,說朱早「精算」出侯的「扶不起」,等待最後關鍵時刻讓輿論氛圍加持,再重演「換柱」戲碼,自己披掛上陣。侯能上,朱握「隔山打牛」控制權;侯不能上,朱有「取而代之」籌碼在手。怎麼算都划算。當然,這都是假設,可能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總統參選人侯友宜。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對於侯友宜民調的下降,除了正式表態後「落跑市長」名號的「黃袍加身」,讓固定的藍綠歸隊之外;沒有獲得郭台銘粉絲認同的內參民調,讓部份像是音樂人劉家昌之類鐵桿郭粉,剝了第一層皮;而對像是幼兒園餵藥案這類特殊事件的危機處理,新北市府沒有精準掌握節奏處理、說明,讓反對者有見縫插針的機會,使部份中間擺盪者連帶質疑其他國政處理能力,這剝了第二層皮;最後是柯文哲的「關鍵少數」地位,那是典型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可以拿服貿議題點名直嗆民進黨,但國民黨一提就是太陽花、就是那個在行政院揮警棍打學生那個刻板既定印象,但假設柯文哲當選了,可以「我說了算」直接與對岸談嗎?是不是再進國會吵到下次選舉?柯文哲的民眾黨能在國會發揮槓桿力量嗎?推得動嗎?這些還沒到理性思考時刻的「喊爽」民調時間,侯友宜很自然要被剝第三層皮。由此看來,侯友宜民調會落到第三,看來也是不冤。
續命有方 良藥苦口
望聞問切到這個階段,該是問還有沒有救的時間點,該煎「還魂湯」、揉「續命丸」的時候了。國民黨如果不想贏、或這時還在想換人,那不必往下看,未來半年也就真的是「垃圾時間」;如果侯友宜想有爭雄實力、國民黨想贏,那麼第一步就是讓郭台銘歸隊,人家自稱「工業界老兵」,有模有樣地提出能源政策,國民黨為什麼不能順水推舟,延攬郭台銘組成國政顧問團?一來顯示同心協力,二來讓郭先生及其追隨者得以描繪執政願景,就會排除部份阻力。同時,郭先生在團隊中有了角色,也可以形塑未來若勝選,郭先生在政府組織中可能有所角色,落實為人民服務的心念想法,當然這得排除國民黨內有「耍人在先、求人在後」的冏困,而且一定有部份黨務高層得做出包括未來可能職務的「犧牲」。
另一位積極爭取國民黨提名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雖未能獲得國民黨徵召,但仍「鴨子划水」提出政策主張。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第二個步驟侯友宜要擺脫過去「明哲保身」、「不沾鍋」的束縛,求見黨內大老不是安排行程吃早餐,不是隔個兩天PO照片、發臉書,這些地方大老可能因為侯友宜的背景以及同志身份,在表面上客客氣氣,但卻並不意味著其會全心全意輔助侯友宜參選,甚至可能會發出「靈魂三問」:你是誰?我跟你很熟嗎?我為什麼幫你?過去沒交集,現在做有點晚,但好過不做、不動。要讓這些人感覺被重視。記得:是人都有喜好,要投其所好才能拉近距離。某些地方家族派系是有黑背景,跟你這個出身警界的,「頻率」上不太合拍。但如果人家已是更生人,你不該認為人家已改過向善、該有重生的機會嗎?如果是家族第二代,在罪不及妻孥的思維下,你有什麼好避諱的?當然,如果在黨章明文規定的「排黑」狀態下,某些人不能自己去碰,千萬不可落人口實,這點分寸要明確拿捏。
第三個,「不是敵人就是朋友」。有幾份民調顯示民眾黨柯文哲竄升到民調首位,那柯文哲對侯友宜來說是朋友還是敵人?筆者提醒,要記得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少一點阻力等於多一點助力。就像前面說的,假設柯文哲當選了,他的政策理念有辦法落實嗎?如果答案不是百分之百的肯定,那就表示有爭取合作的空間;贊同、附和都是辦法。譬如日前侯友宜去台大「2024校園總統馬拉松」與學生對談,「國防論述」把柯文哲的「備戰不畏戰」改一個字變「備戰不啟戰」,「國政論述」沿用「團結台灣」,就像柯文哲自己講的:「如果大家要抄,就表示我們方向是對的,歡迎大家抄襲!」顯示柯的沾沾自喜。而這既是爭取朋友的辦法,也是縮短差距的辦法,侯應該更明確地指出贊同、引用出處,為未來可能「合作」預先鋪路。
侯友宜(右二)拜會地方與王金平(左二)舉行早餐會。 圖:孫家銘攝打破框架 非典作戰
最後,誰規定一定要到登記前才告訴大家搭檔人選會是誰?誰規定一定要勝選之後才會告訴老百姓由誰組閣?政府將會是由那些人運作?國民黨應該打破框架,進行「非典型作戰」,仿傚國外弄個「影子內閣」。筆者認為這不是提前分官封爵,而是負責任地告訴老百姓「我的施政團隊將會比對手優秀」。這樣的「非典戰法」可以突顯大、小黨之間的差異,不會只是「個人秀」,也不會讓某些政策論述變成「空口白話」、「無法兌現的選舉支票」,甚至在應對對手攻擊時,能更精準、快速地回應。當然,某些「放大檢視」在這個時侯就會出現,某些「官癌」投機份子會選邊站,某些位置會有人爭搶「影響團結」。筆者認為這些再正常不過,沒出現才叫奇怪,而且這也並沒有不好,畢竟「生肌」之前必先「去腐」,如果連這點痛都承受不了,侯現在就可以「捲鋪蓋回家」,國民黨可以拉下鐵門說「謝謝收看」。
「侯老三」是現況,很慘!但不是最壞的狀況。真正最壞的狀況是持續沒有谷底回升。與其坐以待斃,國民黨和侯友宜不妨好好想想,如何利用僅剩的半年時間,整合手上的資源,打一場「像樣」的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