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尹錫悅24日啟程訪美7天。26日見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白宮國宴上紆尊降貴賣老臉高唱《美國派》(American Pie),加上行前18日接受《路透社》(Reuters)專訪「交心」稱:台灣議題不單純是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問題,而是跟兩韓關係同樣影響國際社會的全球性議題、台灣緊張情勢是因為試圖以武力改變現狀,南韓和國際社會堅決反對這樣的改變;終於「換到」簽訂《華盛頓宣言》(Washington Declaration)達成重要核武協議。南韓在這場「世界盃」角力賽中,明確選邊站隊到美國身邊。筆者認為美國「項莊舞劍」,看似要嚇阻北韓的核威脅,而事實上是強化對中國北方戰線施壓,讓中國北起鴨綠江口、南至北崙河口,長達1.8萬公里海岸線,面臨「多點齊發」的威脅,真「有事」時可能陷入顧此失彼,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冏境。對威懾中國不輕易挑起台海危機絕對有正面助益,但卻可能撥快核武衝突的毀滅時鐘。

尹錫悅訪美最重要的成果斬獲就是26日發表的《華盛頓宣言》,內容要旨為:美將通過擴大美韓核危機磋商、新增美韓軍事訓練和模擬演習、成立「美韓核磋商小組」機制、擴大半島周邊美戰略資產出動等升級對韓提供「延伸威懾」,美國向朝鮮半島附近海域機動部署戰略核潛艦等。美國潛艦動態一向保密,現役68艘潛艦「全球部署」,朝鮮半島附近海域會沒有嗎?這樣大咧咧地講合理嗎?事實上,部署「戰略」核潛艦重點在於這些潛艦將來可能不是只攜帶傳統彈頭導彈,而可能攜帶核彈頭導彈。就像B-52「同溫層堡壘」(Stratofortress)遠程戰略轟炸機、B-1B「槍騎兵」(Lancer)長程戰略轟炸機,重點在於可以攜帶包括核彈在內的各式彈藥,對受打擊方的威嚇效果。但筆者之前提過,「死豬不怕滾水燙」,對於北韓金氏王朝而言,人民窮困、核武毀滅恐怕都不是北韓領導人關心的重點,多年的禁運、經濟制裁,接連的陸地的、天上的、水面的美韓聯合軍演,也沒讓北韓停止試射導彈。所以這個《華盛頓宣言》會嚇倒金正恩嗎?真的是衝著北韓而來的嗎?套句歇後語:「瞎子吃湯圓,心裡有數」。

美國派駐關島俄亥俄級核潛艦「緬因號(SSBN-741)」。 圖:翻攝@USPacificFleet推特

整個《華盛頓宣言》毫不遮掩斧鑿痕跡,除了給尹錫悅「交待」的「獲取美國保證擴展提供的核保護傘」外,「硬生生」加入「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的必要性,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印太地區現狀的企圖,包括非法的海洋主張、將填海島礁軍事化和強制活動」相關內容,無疑是給將尋求2024連任的拜登在中國政策上的拉幫結派、搽脂抹粉,增加看點、分數。從尹錫悅行前受訪時對台灣議題的表態研判,尹錫悅對宣言中擴大談到台海、南海部份可能事先知情;北京沒辦法對美國大小聲,當然就轉向要南韓「說清楚」。南韓外交部26日當天特別發布消息,澄清韓國政府未事先向中方說明與美國簽發《華盛頓宣言》相關內容。這相當值得玩味:南韓到底事先有沒有向北京說明?說了些什麼?南韓總統辦公室官員更是一推二五六,說「據了解,美方向中方做出的說明大意為,宣言不會成為製造美中矛盾的直接因素,其主要內容是韓美從同盟層面應對朝鮮核導威脅的方案,因此中方不必對此有顧慮」,變成是美國向中國說明。客觀來看,最大的可能是有人跟北京說了《華盛頓宣言》這件事,內容可能與事後見諸媒體的不同;而面對這個不同,得益的可能是拜登的選情,頭痛的可能就是尹錫悅政府官員。另外,整個東亞局勢可能都會因這個不同而產生變異。

為了圍堵中國。美國在南邊,循著歷史的脈絡拉了一條AUKUS,把大英帝國和大英帝國罪犯流放地澳洲串連起來;中間借用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主張,複合式地拉起名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縮寫為Quad)的網;最內側,利用1951年簽的「美菲聯防條約」(MDT)與南海主權爭議拉攏菲律賓。現在再出手在東北亞再讓南韓成為「馬前卒」。整個布置可說是層層疊疊、密不透風;的確達到讓中國必須思考如果輕率發動衝突,可能遭受多面向、多層次的反撲。但AUKUS砸了法國人高達656億美元的「世紀合約」,從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這次訪中的言論看來,似乎埋藏隱憂;Quad中的印度,始終若即若離,在俄羅斯發動入侵烏克蘭事件中,也沒有「聽話」靠向美國;另外,菲、韓似乎都在玩「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兩手策略。根據菲律賓統計局數據,2022年菲律賓對中國出口總值109.7億美元,佔總出口總值13.9%;從中國進口額282億美元,佔比達到20.6%,這些五顏六色的鈔票,讓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在選邊時露出猶豫。至於南韓,南韓媒體《Pulse》3月28日的報導指出,今年頭兩個月,南韓對中國大陸的貿易逆差達51億美元(約新台幣1564億元),專家憂心表示「這不是短暫現象」,認為是南韓喪失科技競爭優勢,中國貿易結構逐漸轉變為自力更生和內需導向的型態,數據顯示其中以半導體產品出口中國跌幅最深;加上美國為帶動在地半導體和電池產業,通過《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ct)和《通膨削減法》(IRA)衝擊南韓產業、企業,還有可能美光科技(Micron)晶片在中國被禁後填補市場的賺錢機會,被美國呼籲「掐住脖子」。似乎都顯示美國安全網裡藏著利益衝突問題;而中國在面對菲律賓、南韓時,講話都似乎特別大聲、不客氣,原因大概就在這裡。

北韓2022年執行37次飛彈試射,射出66枚各式彈道飛彈,再度升高區域緊張情勢。圖:翻攝朝中社

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協約國」(法國、俄羅斯、英國、比利時、塞爾維亞、義大利和美國組成)對上「同盟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及保加利亞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同盟國」(美英俄中等57國)對上「軸心國」(德義日等30餘國)。小一點的像是科索沃戰爭,北約對上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阿富汗戰爭,美國為首的北方聯盟對上阿富汗、蓋達、ISIS等;伊拉克戰爭,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反對下組建「自願性軍事聯盟」對上伊拉克復興黨、什葉派、遜尼派等。「打群架」可能是和平絕望後的唯一選項。而現在整個世界局勢,似乎只剩親美、反美兩組對壘,那些國家會站在美國的「對立面」?不論主動、被動,無庸置疑地可以列進中國、俄羅斯、北韓、伊朗等等。筆者想提供一個數字,這次《華盛頓宣言》的「標的」北韓,2022年進行37次飛彈試射,共射出66枚飛彈;2023年開年至4月13日的102天當中,南韓及駐韓美軍承認的北韓試射有9次,其中包括數次洲際彈道飛彈,但未列計北韓宣稱的水下無人核彈。俗話說,「大砲一響黃金萬兩」,南韓計算北韓2022年貿易總額僅有7.1億美元,是如何支持37次66枚飛彈的發射?背後是不是有人「幫忙」?誰是那個暗地裡的「大哥」?北韓現在被放上箭靶,會認命縮手嗎?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29日直接開罵拜登是「老番顛」、「誤判情勢」,揚言「敵人越是瘋狂熱衷於核戰爭演習,北韓行使自衛權(完善核戰爭威懾能力)的程度也會越來越大」。

《華盛頓宣言》帶來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現階段還很難看出來。但筆者認為「福禍相倚」,串連聯盟防衛體系,將正面威懾中國不輕易挑起台海危機;但也可能觸怒一個可能被有心人操弄、沒什麼可損失的瘋子,而撥快核武衝突的毀滅時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