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現今社會的快步調,高速的生活節奏開始讓人越來越嚮往慢生活的樂趣,然而「慢」並不是完全靜止,而是在更舒適的環境與氛圍下,好好享受生活,因此國際開始掀起慢食慢活慢城等多元的「慢」經濟,而積極推動這種概念的城市或國家,也進而成為追求新旅遊體驗的國際觀光客首選。

台灣需要重新找回觀光的核心價值與主軸 由中央挹注帶動地方發展 協助全台建構一條國際慢城路網與國際接軌

過往,擁有便捷交通與先進都會形象的國際都市,或是坐擁悠久歷史、亮麗自然景致的旅遊大城,往往是國際旅客到訪的首選。然而隨著時空的轉移下,慢活的趨勢已經蔚為風潮,旅客因此漸漸朝向更深度、深層的旅遊方式邁進,不僅認識當地,更專注於在地的人事物交流,進而達成個人價值的體現。

在這樣的風潮下,促使「慢運動」(Slow movement)文化開始興盛,其中更在慢食運動的熱潮下,於千禧年前後誕生慢城(Slow city)的新興模式,強化美好生活與在地文化體驗的方式,逐漸成為國家縮短城鄉差距、城市向上發展的動能。

中華科技大學航空運輸管理研究所教授陳盛山指出,慢城之所以能吸引眾多國家、城市積極響應與爭取,原因在於在旅客消費意識的抬頭下,更高度重視與在地的鏈結、低碳環保的出遊、深度且深層的旅遊方式,這些都與慢城所帶來的感受不謀而合。對於城市發展而言,慢城也將帶動著人流的導入、在地經濟的挹注,進而達到城鄉發展均衡、人口減緩流失、年輕人願意返鄉。台灣在面對後疫情時代,也應該重新梳理觀光發展的新核心價值和打造國際觀光主軸,挑選出以慢城主題為首選切入的標的,並建議交通部觀光局將觀光發展基金的國際行銷經費挹注,再配合地方縣市政府輔助,支持申辦慢城的鄉鎮社區,從點、線、面的方式,建構出屬於台灣的觀光發展價值,而申請認證之後,才將是社區總體營造的開始,需要能永續的經營並與社區民眾的意識結合,才是慢城的核心關鍵。

慢城千禧年橫空出世 287個認證城市散布全球

國際慢城的最初概念,起源於義大利托斯卡那的Greve小鎮,由當時的首長保羅·薩圖尼尼(Paolo Saturnini)在受到慢食運動後啟發後所倡導的概念,甫推出便獲得如布拉(Bra)、奧爾維耶托(Orvieto)、波西塔諾(Positano)等城市市長認同,更獲得國際慢食運動創辦人卡洛・佩特里尼(Carlo Petrini)的支持。

隨後國際慢城組織(Cittaslow International)正式成立,透過嚴謹的慢城約章、鮮明的城市形象概念,以及7大項、72個子項的規範嚴格把關下,自2001年起便有28個義大利城鎮加入組織,隨後這股風氣逐步向德國、挪威等國家蔓延。至今,全球33個國家中,共有287個城鎮通過國際慢城組織的評選。

慢城的理念,是希望以人為本,在緩慢的生活步調中,發揮城市的特色、當地的傳統藝術、人文景緻等目標。如同組織的LOGO,便響應了慢食協會的概念,用蝸牛圍標幟,搭配上背上的城市圖案,讓蝸牛牽引著城市邁進。

慢城成為國際觀光顯學 帶動鄉鎮城市煥發新魅力

隨著慢城的概念開始向世界發散,越來越多國家積極輔導鄉鎮城市加入慢城的行列,然而其魅力為何?為何能吸引眾多城市的積極響應。從澳洲的例子可以看出端倪,隨著2007年首個城市Goolwa通過認證後,隔週位於新南威爾斯州的Katoomba也加入認證的行列,隨後維多利亞州的Yea亦通過認證,至此澳洲便擁有3個慢城。

對於澳洲而言,慢城是驅動社區的動力之一,隨著加入國際慢城組織後,能促進社區與地方組織之間的溝通與推廣信念,進而達到保護當地傳統文化、提升國際知名度、提升在地生活質量等關鍵。

以最晚加入慢城行列的Yea為例,透過慢城的認證,強化了這個只有1,500人的小鎮整體發展,在慢城的帶動下,Yea從既有的農村生活、社區精神、音樂、工匠等元素發揮,衍生出農業體驗、綠色旅遊、手作體驗,以及優美的觀星體驗,加上Rail-Trailbike鐵道自行車的串聯,讓旅客能以慢活的步調,細細品味當地的自然景致與人文魅力。

距離雪梨僅2小時車程的Katoomba,則是在慢城的加持下,保有了鄉鎮原有的藝術面貌,搭配永續環境的倡議,讓當地成為新南威爾斯州的第一個藝術之城,更於2017年榮獲韓國頒布的世界緩慢獎殊榮,成為全球公認的慢城。

慢城吹進亞洲 韓國拔頭籌推國際觀光

由於慢城的概念始於歐洲,因此走過20多年的推廣,在全球的慢城數量上依舊以歐洲為大宗,總計甚至達到8成之多。然隨著慢城的風氣吹進亞洲,至今已有為數眾多的城市加入,包括韓國17個、中國大陸11個、日本2個,其中台灣在2014年通過花蓮縣鳳林鎮後,包括苗栗南庄、三義、嘉義大林,屏東竹田鄉更於2022年底加入行列。

對於亞城市發展洲而言,慢城所帶來的不只是觀光,更是解決文化與傳統的保存、人口老化的延遲、年輕人回流的關鍵。在亞洲排名慢城之首、亦是率先響應慢城概念的韓國,便能看見慢城為城市帶來的改變。

作為第一批獲得慢城認證的鄉鎮,全羅南道新安郡的曾島,有著悠久的製鹽歷史與自然特色,不僅是韓國最大且獨特的泥灘鹽產地,更因為也別於工業制鹽的方式,讓這裡所產的鹽不僅對於人體較無負擔,傳統生產的方式更蘊含著濃厚的價值。因此當地為了保護這種文化,不僅全島曾共同反對高爾夫球場的進住,更是韓國唯一全島禁菸的區域。由於成功保護了原有的歷史與文化,讓曾島在評選中脫穎而出,成為首批入選慢城的韓國城市之一,加上當地的太平鹽田被指定為世界自然遺產,都成為帶動國際旅客造訪當地的誘因,也進一步強化了地方的觀光發展。

動用觀光發展基金 打造台灣國際慢城觀光鏈

陳盛山指出,台灣的國際觀光應該從慢城作起,才能重新找回國際觀光的核心價值與觀光主軸,原因在於寶島擁有發展慢城的優勢與條件,相較於紐澳等國家,小小的台灣便擁有5個慢城認證,但在國際宣傳上並沒有與之接軌,實屬可惜。

對外,隨著近幾年全球對於永續發展、淨零碳排的呼聲越來越高,慢城、慢食、慢活、慢遊的方式更能符合國際需求,因此台灣在強化國際行銷、爭取國際客訪台的工程上,更應該著重於此。

對內,慢城運動的成功建立在地方社區的居民參與意識,維護社區文化、環境保護保育、在地企業創生、觀光推動,台灣需要打造新社會運動。

同時,得以解決城鄉差距及老齡化社會結構問題,透過慢城驅使偏鄉地區的再造,影響社區的動能與地方經濟,進而帶動國際旅客不再停留於大城市,而願意將腳步延伸到各個慢城。

陳盛山強調,台灣需要發展更多慢城,由中央的交通部、國發會、農委會、文化部、客委會皆宜共同投入協助,交通部觀光局動支觀光發展基金挹注,縣市政府也要全力支持,驅使更多縣市政府願意爭取更多轄下的鄉鎮獲得國際慢城認證,從原先的5個國際慢城,擴散到全台22縣市,以點、線、面的方式,串聯成台灣的國際慢城旅遊網,不僅引客來台、與國際接軌,亦可以達到城鄉差距的縮小、減緩人口老化,甚至吸引年輕人力更有使命感返回家鄉,讓台灣觀光真正邁向永續發展。

(本文獲旅奇週刊授權轉載)

隨著慢城的概念吹向全球,吸引越來越多國家開始爭取轄下的鄉鎮獲得認證,圖為土耳其第一個加入慢城運動的城鎮─Sigacik。   圖/旅奇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