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第三選區(中山、北松山)立委補選今(4日)下午舉行公辦政見發表會,民進黨候選人吳怡農表示,人才是決定國家未來的重要因素,若贏得選舉的人是擅長抹黑、謾罵、口水、造謠的人,由這些人來主導,那將很難看到國家未來。他也說,父執輩努力爭取民主,但歷經三、四十年的民主化,「對台灣今天選舉文化、對選舉素質感到滿意嗎?」

吳怡農下午出席北市選委會舉辦公辦政見發表會,每一輪15分鐘。吳演說時談及自己大學畢業後曾到香港高盛集團工作,主要幫公司投資、管理投資企業及項目,看了各行各業、走遍亞洲,無論在中國、澳洲、越南、印度等國家,投資時都必須了解一家公司、企業,了解其產業鏈、認識供應商、客戶,了解公司核心價值、策略、財務狀況,可是最重要的是必須面對面認識公司的管理層、經營者,「人才是決定一個企業的未來關鍵因素」。

吳怡農表示,公司跟產業有再好條件、發展潛力,如果經營者不好,最後表現也不會太好;可是如果經營者是好的、人選是對的,面對再艱困的大環境,這公司都還有希望,所以人是最重要的,人決定企業未來、也決定政黨未來、決定民主政治未來,人才是決定國家未來的最重要因素。

話鋒一轉,吳怡農強調,什麼樣的選舉文化會決定什麼樣的人成為政治人物,若在選舉文化中是充滿著抹黑、謾罵、口水、造謠,那贏得選舉的人最終會是那個擅長抹黑、謾罵、口水、造謠的人,「若政治由他們來主導,那麼我們很難看到國家的未來」。但若選舉的文化是競爭政見,所有的候選人都會研究政策、認真思考國家未來,那麼參與選舉、贏得選舉的人將會是對政見、對國家未來有充分思考的人,所以自己承諾正面的選舉、透過政見具體主張、立場來爭取支持。

吳怡農說,自己會關心公共事務、投入選舉走到政治第一線,其實受到父親、學者吳乃德很大的影響,他提到父親曾在學生時期參與黨外雜誌編輯,最後從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到台灣,因為學生時期黨外雜誌參與影響到工作,找工作受到種種刁難,有好幾年的時間,父親都在家裡陪他,因為當時處於無業狀態,比起許多民主前輩,他認為自己家受到的影響微不足道,甚至會說他的童年是開心快樂的,因為有最好的朋友教騎腳踏、放風箏、丟棒球。

吳怡農指出,父執輩努力爭取來的民主,讓我們今天可以選出自己的立委、市長、總統,公民投票更像呼吸一樣理所當然,但必須問問自己,經歷過去三四十年民主化,對台灣今天選舉文化、對選舉素質感到滿意嗎?

他坦言,正面選舉、不抹黑、不謾罵、不做人身的攻擊,其實很多人質疑他的選舉方式,「遇到一個完全不講理的對手,我們是不是只有挨打的份?可是如果人家罵過來,我們就罵回去、人家噴口水,我們就噴回去,那麼然後呢?」吳怡農重申,正面選舉是他這三年來參選一貫的堅持,過去是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會如此,這是一條辛苦的路,是一場非常艱難的選擇,選舉大家都想要贏,「我也希望能夠贏,但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來贏」。

吳怡農強調,這次選舉一再期許自己一定要打得清清白白、贏得光明磊落,也承諾乾淨選舉、不掛看板、不掛旗子,只有A3大小海報,剛宣布的時候,各種質疑排山倒海而來,有人說吳怡農會不會選舉?有人問有沒有認真在選?各種聲音都有,其實台北市議會去年就通過自治條例,未來在北市任何選舉都禁止刊登競選看板,只能張貼A3海報在公告欄,他認同這政策,也希望各縣市都能跟進,堅持乾淨選舉,不只是為了環保、市容,更是希望降低年輕朋友參政的門檻,早日全面落實不掛看板的選舉、不插旗子的選舉,那就能一起來降低參選成本跟門檻,相信台灣選舉絕對會更公平、更好。

吳怡農認為,選舉應該以候選人政見作為主軸,可是非常可惜的是,短期的選舉操作、聳動刺激的口水戰,全面取代、甚至掩蓋理性的政見討論,他從投入選舉以來,舉行四場政見發表會及記者會,還有無數的客廳會,目的就是要跟選民老闆面對面說明報告立場還有主張,希望大家可以共同一起思考、討論對國家未來的期待,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