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愈來愈嚴峻,疫病對雞隻的衝擊也愈來愈大,今年蛋價再創歷史新高,缺蛋又再度面臨挑戰,如何讓供蛋穩定,根本原因還是要回到養雞場如何升級。

近期居高不下的蛋價,讓消費者相當有感!

從2021年12月開始,雞蛋價格不斷往上飆升,到了2022年5月一斤產地價更突破40元,且至今都未低於此價格;對照2019年2月,36.2元的上一波蛋價高點,蛋價幾乎可說是「回不去」了。

蛋價漲,除了飼料漲,也和產量下降有關。翻開中央畜產會的統計資料,雞蛋產量從2021年12月開始,接連12個月比前一年同期低。

「今年(指2022年)缺蛋情形的確比往年嚴重!」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直言,從每月的日均產蛋量來看,都比去年同期還低,但同時台灣人平均每年雞蛋消費量卻持續攀高,2021年達到356.25顆,需求變更多,供給卻降低,供需不平衡下價格因此推升。

江文全進一步分析,缺蛋成因有複合型因素,包含飼料價格影響雞農養雞量,加上氣候因素影響,太冷太熱都會造成產蛋率下降,還有疫病、禽流感等造成雞隻死亡,這些都會影響整體供蛋量。

這次缺蛋狀況,更加凸顯產業轉型的必要性。多數蛋雞農僅考量蛋價和飼料成本價格單一因素,只要每斤蛋價比飼料等成本高,有利可圖,就繼續養雞,但是較少考慮如何讓產量穩定。

困境一》傳統雞場環境不佳
產蛋率降低,供蛋不穩定

高蛋價背後,其實反映出產業發展的兩大困境。

困境一,是台灣傳統養雞場逾9成,造成供蛋不穩定。江文全解釋,影響蛋雞生產效率三個關鍵因素,在於遺傳、環境和疾病。其中,遺傳是指雞隻本身的條件,但是後兩者則可以透過養雞場的轉型來提升,藉此維持供蛋穩定。

中興大學名譽教授許振忠觀察,高蛋價的背後,看到的是雞蛋的供需因素,因為供不應求,蛋價才會高,如何提升供蛋量和供蛋穩定,最主要就是養雞場環境的提升。

根據最新出爐的2021年台灣家禽統計手冊,全台灣1613個蛋雞場中,現代化的水簾式、高床式分別僅有75場和59場,剩餘的都是傳統雞舍,占比91.7%。

許振忠指出,極端氣候影響下,冬天更冷,夏天更熱,台灣蛋雞場大部分還是傳統開放式,加上集中在中南部,尤其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和屏東,夏天雞隻往往熱到受不了,冬天一有寒流來也會影響產蛋率,但只要讓養雞場轉型現代化,就能有效穩定控制溫度對產蛋量的影響。

溫度變化,確實會影響產蛋率。農委會統計,2022年3月,嘉義出現最高溫32.1度,最低溫僅9度,劇烈溫差造成整體產蛋率降到6成4,到了6月後溫差變化沒有這麼大後,產蛋率才逐漸提升。許振忠說,無論冬天還是夏天,傳統開放式雞舍讓蛋雞暴露在這樣的溫差中,對雞隻健康是不好的,也因此影響產蛋率。

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教授陳盈豪二○年的研究更顯示,在平均周產蛋率中,現代化的水簾式密閉及非開放式蛋雞舍「統進統出」的飼養模式,顯著地較傳統蛋雞舍分批飼養,可提升30.56%的產蛋率。

傳統雞舍朝現代化轉型,除了能讓產蛋率更穩定外,還有降低禽流感風險等好處。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不諱言,台灣傳統蛋雞場的環境,很容易成為疫病傳播的大溫床,格子籠層層堆疊飼養,下方雞糞也不斷堆疊,環境髒亂,一旦病毒入侵,隨即整場傳播開來。

防檢局統計就顯示,2022年確診禽流感的40個禽場中,白肉雞僅一場、蛋雞則共有7場。蛋雞場中,更有6家採傳統的開放式養殖。

(閱讀全文…https://bit.ly/3vBJJGP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詳細內容請參閱《今周刊》第1359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又發錢了!藝FUN券再加碼「這些人」能領1200何時發放、怎麼登記、使用期限範圍一次看

https://bit.ly/3PVM7Bo

拒絕別人前 先學五月天阿信「同理」法

https://bit.ly/3Gf5iBT

《今周刊》第1359期。   圖:今周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