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疫政策鬆綁,緊接著要重啟國門,2023年1月8日解除入境者集中隔離、足跡及接觸者追蹤的要求,不久的未來也會開放中國民眾出國旅遊。不過,中國要開放邊境,對許多國家來說,恐怕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由於中國疫情持續延燒,感染人數也再創新高,甚至農曆年將至,春運勢必帶來新一波的感染潮,中國疫情不穩,邊境開放可能會輸出病毒,世界各國猶如如臨大敵般,審慎以對。
日韓謹慎看中疫情 泰促觀光商機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中共速速終止「動態清零」防疫路線,鬆綁維持兩年多的封控措施,也準備恢復疫情前的開放模式,習近平不但在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表態支持民營企業、吸引外商投資,近期更提出「愛國衛生運動」,為鬆綁防疫政策背書,顯然,中共已經做好政策調整的決心,雖然表面上不承認「清零」政策失敗,但髮夾彎的作法已經成了事實,然而,問題是其他國家準備好了嗎?恐怕會亂了疫情現況。
中國即將重開國門,許多國家對此感到擔憂,迎來的是中國旅客觀光收益?還是疫情破口的傷害擴散呢?從相關訊息顯示,中國民眾最想出國旅遊的三個國家,分別是日本、南韓及泰國,其中,日韓兩國都嚴正以對中國旅客大量入境的風險,紛紛採取嚴格檢驗措施,日本要求每一位來自中國的旅客必須快篩,南韓更要求在登機前及抵達後,一律得實施PCR篩檢,此外,南韓政府更縮減來自中國的航班及觀光簽證數量,就是要降低中國邊境開放可能帶來的風險。
也有國家對於中國開放邊境持正面態度,例如澳洲、紐西蘭及泰國等國就打算不跟進對中國旅客採取「客製化」的入境防疫要求,而這些國家的考量基準,認為中國旅客可以帶來龐大的商機,僅需要維持既有的入境防疫措施即可,特別是泰國,泰國政府看好中國旅客帶來的觀光收益,為了解決社會對中國疫情的憂慮,甚至表示願意提供免費的新冠疫苗加強劑,讓入境的中國旅客及旅遊業者施打,認為中國旅客帶來的觀光收入,就遠遠高出免費疫苗的支出,不過這並沒有計算疫情擴散的代價。
中國旅客商機 VS. 疫情再度肆虐
中國政府會在短時間內調整防疫政策,就是希望能經濟復甦,只是,以目前中國國內疫情狀況,要促進經濟發展仍有困難,歷經快三年之久的清零政策,國內生產力及消費力可以說是大大削弱,市場疲軟要觸底反彈,恐怕不是短時間就能見效;更不用說,中國仍處在疫情擴大的現況,各種不確定性問題仍存,再加上停產停工的現象還未完全解決,產能尚未恢復,連帶影響民眾就業及收入,市場消費自然趨於保守。
持平看待中國的經濟現況,縱然即將開放邊境,外國旅客赴中國觀光要發揮「報復性消費」的效果恐怕有限,首先外國籍人士願不願甘冒染疫風險進入中國,仍是未知數,就算中共給予補貼提供低價旅遊優惠,但疫情高風險,各國可能嚴格針對回國民眾檢疫或採取隔離要求,這勢必會影響觀光客前往中國的意願。此外,中國國內醫療系統匱乏,這也間接成了國際旅客為了避險、選擇去其他國家觀光的理由,中國吸引國外旅客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不過,值得深思的問題是,中共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真的可以帶動其他國家的觀光市場嗎?這恐怕是過於一廂情願,先不論已有國家對中國旅客採取針對性的入境篩檢要求,可能讓中國旅客裹足不前,以目前中國經濟持續下滑的趨勢,以及航空機票供不應求、價位攀高的現況,中國民眾的消費能力可能已不如以往,觀光收入與疫情代價之間的取捨,是否還能比照過去榮景?沒有人敢打包票,倘若疫情再度肆虐,經濟代價難以想像。
持平而論,中國自2020年開始限制邊境進出,如今要重啟國門,卻要各國承擔疫情可能擴大的風險,許多國家對疫情肆虐的畫面仍記憶猶新,中國很難要求他國配合開放,尤其外界疑慮中國疫情出現病毒變異,中國民眾又施打效力低的自製疫苗,一旦自由出境中國的染疫風險又該由誰來負擔?西方國家無法信服中國的防疫能力,這也解釋了為何日、韓兩國會如此謹慎的原因,至於打算正面迎接中國觀光商機的國家,會不會呷緊弄破碗、得不償失?就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