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歷史現地「華山月台」將因司法院新建工程拆遷,多個民間團體強調,「華山月台」是載運台灣第一批到綠島政治犯的重要不義遺址,保存相當完整,呼籲應予以保留並爭取文化資產保存,並要求監察院調查柯文哲市府,為何華山貨運站為歷史建築,但鄰近的司法大樓開發計畫卻未依文資法送審?

司法院7日舉行「華山司法園區樹木保護移植與復育暨月台拆遷工程」動土典禮,預計未來將台灣高等法院及台北地方法院搬至華山司法園區,「華山貨運站」的櫛形月台將被解構拆遷。

暗坑文化工作室、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等民間團體,21日在月台遺址召開記者會,提出三項訴求,共申守護華山月台作為不義遺址的重要性,並於會後獻上花束。

民團要求司法院暫緩施工、重啟可能兩全其美的設計討論;第二,要求監察院調查,柯文哲市長任內至今,台北市政府相關局處對華山計畫內的攸關白色恐怖時期之歷史建築、不義遺址是否疏於維護?為何華山貨運站為歷史建築,但鄰近的司法大樓之開發計畫卻未依文資法第34條與37條送審?

第三,要求轉型正義主責機關文化部、相關單位如司法院、與其他與本案相關的機關單位,公開針對華山月台所做轉型正義調研報告與各項研究評估報告,以利更多公共討論。

民間團體共同表示,華山月台的特殊性有二,首先,由於華山車站鄰近原國防部軍法局(今喜來登大飯店),1951年後,月台不只上載貨物,還上載政治犯。第一批當時到綠島的政治犯,包括《流麻溝十五號》的主角之一張常美、文學家楊逵、白色恐怖醫師受難者蘇友鵬醫師、父親為華山車站站長的鄭慶龍。

原本為縱貫線其中一站的華山貨運站(日治時期為「樺山貨物驛」),其獨特的櫛型月台為日治時期建造,在日治與戰後皆扮演北台灣戰略物資轉運的重要角色,更是台灣參與二戰的註記之一。

再者,華山計畫區的都市開發是在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任內核定(2003年10月17日),因主政者對轉型正義的概念付之闕如,所有的評估完全沒有一字提及轉型正義與白色恐怖,也因國家人權館(時為國家人權館籌備處,2002年成立)是在2014年才開始展開白色恐怖史蹟點的調查研究。

民團指出,台灣社會重新考掘現有地景,重新認識為不義遺址正在初期階段,政府單位應主動落實轉型正義之精神,正視華山月台在台灣民主發展史中的重大象徵意義,保存不僅必要,而且急迫。請司法院帶頭示範,使公有土地為主體的開發案能涵攝轉型正義的價值,並且跟上國際腳步,創造一起能將「不義遺址」轉為「暗黑文化資產」的正面案例。

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理事長吳建東表示,五十年代白色恐怖 Todes Märsche死亡行軍的第一站就是華山車站,前輩們從軍法處看守所(今之喜來登)步行至此,搭火車至基隆後,坐LST登陸艦至綠島,步行到「流麻溝十五號」的新生訓導處集中營,人生最精華的青春時光就在天天洗腦、搬咾咕石蓋監獄關自己的恐怖人生中度過,甚至又被以莫須有的「綠島再叛亂案」罪名送回台灣槍斃掉。

吳建東質疑,「我們不明白,在國家努力推動轉型正義的今日,為什麼國家卻將一個個不義遺址逐一毀滅?難道留下台灣過去的歷史是不光彩的嗎?」

民團提出三項訴求,共申守護華山月台作為不義遺址的重要性,並於會後獻上花束。   圖:主辦單位提供

民團強調,「華山月台」是載運台灣第一批到綠島政治犯的重要不義遺址,保存相當完整,呼籲應予以保留並爭取文化資產保存   圖: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