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產業的硬軟體技術研發專利、製程、設備和關鍵零組件等,分佈在以美國政府可以控制、影響的美國、荷蘭、日本及台灣、韓國等世界各國中。這是很美國、很國際化的供應鏈。依此可以推論以下幾個結論。

1. 只要國際供應鏈抵制,中國即令打台灣,拿下包含台積電在內的各晶片廠,依舊沒有辦法生產出晶片。

2. 同理,台灣若選擇偏向中國,也會引發美國抵制,我們也因無法得到晶片供應鏈的支援,無法生產。更遑論製程升級。因此選擇靠向美國,是讓台灣晶片產業繼續發展、升級的不二法門。

3. 晶片的價格越低,使用的廣度與深度才會不斷加強,廠商與消費大眾才越有利益。台灣的自然條件、產業架構是該產業發展最好的環境。只有台灣不斷發展,世界才會蒙利。同時,晶片要不斷升級,落伍的製程、晶片會被淘汰。這與世界多地可以找到石油的狀況不同。台灣會越來越重要。

4. 台積電應美國要求而赴美生產,這是美國為國防安全所設計,應付緊急變局的保險機制。主要的供貨依舊是台灣。

5. 半導體是二十一世紀的「石油」,重要性更與日遽增。美國會為科威特石油,帶領歐美日國家打兩次伊拉克戰爭。而台灣就是東亞的科威特。實際上,科威特歷史上長期屬於伊拉克的一部份,而且陸地相連。關係比台灣與中國更緊密。

台灣人民在1126,應該投票給親中的國民黨、民眾黨?還是親美的民進黨等本土政黨,道理很清楚。

作者 : 林修正 / 退休副教授

台積電赴美設廠,外界擔憂半導體產業「去台化」。   圖:取自台積電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