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侵犯烏克蘭引起全球怒火,我國政府大力推動援助烏克蘭、制裁俄羅斯,中國則冷眼旁觀,甚至還幫腔俄羅斯。根據BBC烏克蘭文版報導,烏克蘭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兼友台小組主席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透露,中國駐烏克蘭大使最近要約他到大使館「聊聊」,他斷然拒絕並強調,中國不應對烏克蘭開設駐台經濟文化代表處有意見,波蘭、捷克都有先例,不該對烏克蘭雙重標準。

BBC烏克蘭文版12日以「烏克蘭開始與台灣關係更近了?是否會導致與中國衝突」為題報導詳述烏克蘭與台灣、中國的三角「習」題。內容提及,烏克蘭國會議員自2003年首次組團訪台後暌違許久,近日再次踏上台灣,包括「聲音黨」黨魁魯迪克(Kira Rudik)與「歐洲團結」克尼茨基(Mykola Kniazhytskyi)等議員前後訪台。此外,也有許多民間組織成員同行。然而,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仍對中國保障烏克蘭安全抱持著希望,也期盼中國能協助結束俄羅斯的侵略。

在烏克蘭社群上,有少數網友對於國會議員訪台不以為然,認為會破壞烏克蘭的策略,與中國打好關係以避免其對俄羅斯提供援助。然而,也有許多網友留言表明中國是「不友好國家」,愛沙尼亞塔林科技大學教授奇布連科(Yevhen Tsibulenko)就說:「真正的中國是台灣,中共只不過是個共產主義的犯罪集團,對全世界構成威脅,並公開支持俄羅斯;他們沒提供俄國武器,只是怕被美國制裁。」

梅列日科則表示:「台灣雪中送炭,是真正的朋友」,他支持烏克蘭與台灣互設代表處的構想,因為在台灣有一定人數的烏克蘭人社群,且擴大與台灣的合作,也符合歐盟的趨勢與歐洲議會的號召。他指出,烏克蘭必須跟隨其他歐洲國家的腳步,與台灣發展關係;此事也有道德層面意義,因為烏克蘭現正為捍衛民主價值而戰,而支持台灣的民主也是其中一環。與台灣展開合作關係無需看中國臉色,因為許多國家也都早已這麼做,也並不背離所謂的「一中政策」。

梅列日科續指,在與烏克蘭建交時,中國並未反對烏克蘭與台灣民間進行交流。他直言:「在台設的是經濟文化代表處,不是大使館,波蘭、捷克也都這麼做了,中國實在不應該對烏克蘭雙重標準。」並指稱,中國駐烏克蘭大使最近約他到大使館「聊聊」,想討論有關台灣的事,但被他斷然拒絕。烏克蘭國會議員今年3月曾盼同一位大使向中國請求援助,但這名中國大使卻不見他們。原本他對中國的立場是持平,但中國在這場戰爭的態度,大大地改變他的看法。

梅列日科批評,中國不僅在聯合國安理會支持俄羅斯的決議、買進俄羅斯能源並其戰爭機器挹注資金、散佈俄羅斯錯假訊息,還把戰爭歸咎於美國而非俄國。有人主張不要與台灣發展關係、不要提起維吾爾人的人權議題以避免激怒中國,這樣的完全是錯的。唯一讓中國不敢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的原因,是懼怕美國的制裁以及害怕失去歐洲市場。俄羅斯、中國、伊朗等國都正試圖破壞世界民主秩序,因此「我們必須有所反應」。

10月底剛訪台的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VC)黎芭丘科(Khrystyna Rybachok)則說,現在烏克蘭與台灣之間交流得透過華沙或是布拉格進行,因此雙邊互設代表處十分重要,與台灣合作經濟前景也相當可期。而在未來烏克蘭重建上,台灣也是比中國更理想的合作夥伴。對於中國投資烏克蘭也應檢視其安全風險。多位學者也提醒,與台灣發展關係並不會有明顯負面影響,但要顧及「紅線」,雖然中國仍會以各種理由阻撓或施壓。

報導提到,烏克蘭2021年向台灣出口價值1.07億美元的產品,包括木材、石油、黑色金屬和穀物,而向台灣進口2.93億美元產品。相較之下,烏克蘭2021年自中國出口達80億美元,大部分是鐵與穀物,同時自中國進口110億美元產品。與中國貿易的得利者,多集中在部分礦業與農業的企業家。中國2021年同時是俄羅斯、烏克蘭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2021年與烏克蘭貿易額為193.05億美元,年增29.7%,原本形勢看好,俄羅斯入侵後,中烏上半年貿易金額明顯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