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今(26日)出席天下文化遠見高峰會,以「可避免的戰爭」為題進行演講。馬英九直指,事實上,民進黨的「抗中保台」的政策,不但難以改善兩岸關係,反而兩岸關係不斷惡化,農產品出口也受阻,因此這種「抗中保台」的政策,並無法保障人民的權益,也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

馬英九在演講中表示,俄烏戰爭已經打了8個月,而中國在舉行「中共二十大」之後,看樣子會有更多的攻勢作為出來,台灣的總統強調不畏戰、不求戰,但這樣的原則是每個國家基本的底線。而他認為,更重要的是備戰、避戰與謀和,在各方面努力下,建立雙方的善意與互信。

馬英九表示,在動盪的國際情勢下,台灣對外政策的大戰略應該是「避戰謀和」,他在2007年競選總統時,就提出「和陸、友日、親美」的大戰略,現在應該稍微調整改為「和陸、親美、友日」,順序稍微調整一下,但戰略大方向整體不變。

馬英九也提到,他擔任總統的期間,與中國打交道的基礎,就是「一中各表、九二共識」,一上任就擴大兩岸通商、通遊,兩岸人員互訪超過500萬人,中國留學生從800人增加到4萬人,增加50倍,兩岸政府互動也空前頻繁,雙方還簽署23個協議,涵蓋人民生活的每一個層次。

馬英九舉例,其中最重要的2011年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這對台灣非常重要,有趣的是,當時要簽署前,他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辦了一場辯論,蔡英文說那是糖衣毒藥,會害死台灣的經濟。實際上,ECFA不僅沒有害死台灣的經濟,更不是糖衣毒藥。

馬英九接著說,當時他們做到的一點是,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我們不可能承認,中國在我們中華民國領土上有另一個政權,中國也不可能承認台灣,但治權互不否認,我們承認中國有一個統治當局,對方也承認台灣有一個統治當局,但彼此嘴巴上都不講。

面對兩岸局勢動盪。馬英九也稱,2015年11月7日,「馬習會」舉行的時候,全世界沒有人認為兩岸會走向戰爭,沒想到6年後,台灣成為了全球最危險的地方,因為台灣政府變了以後,政策也變了,兩岸關係一直在惡化。

最後,馬英九強調,中共二十大結束後,其中對於兩岸的問題、台灣的問題,對方採取的立場,感覺上已更為嚴厲。而他們最近在地方輔選,也發現他有兩句順口溜,「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票投國民黨,兩岸無戰場」,他們希望兩岸之間能思考一下,2000多年的孫子兵法提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但他希望兩岸走的路,用謀略、用外交,而不是伐兵、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