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展開演習,切斷與美國在全球氣候變遷等議題上的合作,並且在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於東亞高峰會發表演說時退席。《韓國時報》(The Korea Times)稍早分析,中國如今面臨到底要進一步升級事態,還是努力爭取其他鄰國站在自己這邊的兩難處境。

報導引述華府智庫「中美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China-American Studies, ICAS)資深研究員古普塔(Sourabh Gupta),指出中國面臨的是既想強化對台灣的軍事威懾,又要不嚇跑亞洲鄰國的難題。

古普塔認為,「面對台灣問題,中國最好的牌是亞洲各國的情緒。這些國家沒有一個樂見台灣問題以非和平的手段解決;同樣的,同樣,亞洲幾乎沒有人願意看到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擱淺在台灣海峽,尤其是在這個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的時代。」

古普塔說,「在進行了激烈的譴責之後,中國最明智的做法是向亞洲每個主要和次要國家派出使者,重申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和美國違反其『一中政策』的精神。但我認為中國外交太自大了,不會選擇這種做法。」

中國除了讓王毅在林芳正演說時退席外,也傳喚7大工業國(G-7)大使,抗議這些國家發表聲明譴責中國試圖單邊改變台海現狀。報導指出,雖然這不是北京第一次召集 G7 特使來緩和外交爭端,但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很少以如​​此兇猛的方式公開這些緊張局勢。

馬來西亞智庫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秘書長許慶琦則認為,中國不至於讓王毅的退席演變到外交孤立或對自己不利的處境。

許慶琦認為,中國會聚焦於懲罰台灣、抗議美國,但避免不必要地激怒本地區其他的美國盟友,以避免對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關係產生潛在的負面影響。許慶琦說,北京的主要目的是「阻止美國盟友的政治人物訪問台灣,以獲取個人政治里程。」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副教授李明江則預測,北京將逐漸緩和局勢,因為在今年秋季重大領導層改組之前,穩定是其首要任務。

李明江說,「在中國因一系列社會和經濟困境而面臨越來越大的國內壓力之際,北京別無選擇,只能在應對外部挑戰時更加謹慎,以免破壞內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