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明天成立滿3週年,除了陸海空外,將跨入太空領域,並已延攬自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中山科學研究院退休人才,因應相關調查,也協助發展台灣太空產業。

運安會的前身是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飛安會在1998年成立,為台灣建立一套符合國際規範的嚴謹調查程序,並從事故調查中發掘問題,提出具體改善建議,有效提升台灣飛安環境;2019年,飛安會轉型為運安會,調查範疇由飛安事故擴大為鐵道、海運及公路的重大運輸事故。

運安會主委楊宏智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運安會將跨入太空領域,根據太空發展法第18條,太空事故的調查由運安會辦理,太空與航空完全不同,運安會正籌備因應未來太空事故調查的組織與人力。

楊宏智說,運安會先延攬3名太空專業人才,都已從原服務單位退休,願意為台灣的太空產業發展奉獻心力,一名原本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從事火箭發射,另一名在美國設計衛星,還有一名原本在中科院設計飛彈系統。

楊宏智說,運安會暫時用諮詢委員名義聘僱這3名太空專業人才,將來完成組織調整作業後,再以正式委員聘用。這3人也將開始訓練運安會的太空調查種子教官。

楊宏智說,太空事故調查與其他陸海空不同,因台灣正發展太空產業,運安會等於從一開始就參與,除了培養調查能力,還可從旁協助建立相關安全機制。

陽明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7月10日在屏東旭海,成功發射台灣首支混合式類衛星載具火箭,明天將再次發射,運安會諮詢委員及首批參與太空調查種子培訓人員都會到場觀摩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