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6日將猴痘(monkeypox)警報升至第二級,同時還更新指南,建議人們旅遊時應戴口罩預防猴痘病毒。儘管官方不到24小時就以「擔心引起混亂」為由,緊急刪除了相關建議,但人們還是不禁生疑,擔心猴痘是否也和新冠病毒一樣,可以通過空氣傳播。而專家借鑒天花的傳播途徑後,認為不應排除猴痘可能也有空氣傳播的風險,警告民眾必須做好準備。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猴痘自5月13日出現首宗病例以來,全球如今已有31個國家、至少1,000人感染猴痘病毒,而美國截至7日也確定有31宗確診病例。儘管過去多數的猴痘病例皆發生在曾與患者或動物有密切接觸的人身上,但單純的「身體接觸傳播」已無法解釋如今傳播數量之大,因此該報導認為,「空氣傳播」已成為餘下的可能。

猴痘與其「近親」天花十分相似,因此,專家認為,人們可以借鑒天花的傳播途徑來研究猴痘。美國細菌學家和病毒學家米爾頓(Donald Milton)曾指出,紐約在1947年的天花疫情中,有一名天花病患透過醫院內循環系統,隔空感染了七層樓外的另一名病人;而德國一家醫院也曾在1970年發生過患者將病毒傳染給三層樓外其他病人的案例。米爾頓表示,「空氣傳播」是這些病例爆發的唯一合理解釋,而科學家們也確實曾在奈及利亞2017年的猴痘疫情中,觀察到監獄內兩名沒有直接接觸病人的醫護人員最終不幸染疫的情況。

專家們在上週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籌辦的一次科學會議上討論了猴痘的主要傳播方式與其他未知因素,儘管這些衛生官員會後並未就猴痘空氣傳播的可能性,或使用口罩預防傳播的問題給出明確答案,不過他們承認,「我們應該考慮把這個問題向前推進。」而隨著猴痘疫情持續,越來越多輕症患者正在家中隔離。因此,專家認為,這些家庭的成員可能需要考慮病毒有可能會通過空氣傳播的預防方式,而米爾頓也警告,為猴痘可能通過空氣傳播做好準備尤其重要,「因為避免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的預防措施並不普遍。」

至於感染猴痘會出現何種症狀,我國疾管署五月底曾在臉書發文指出,近期歐美等非猴痘流行國家開始爆發猴痘案例,而猴痘是一種人畜共通的傳染疾病,與天花病毒同屬,主要會在靈長類和齧齒類動物之間傳播。「如果不幸感染猴痘,則可能出現如皮疹、斑疹、水泡等皮膚病灶,或是發燒、畏寒、肌肉痛、淋巴腺腫大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感染者可能會出現生殖器感染的情形,如果感染者是兒童或免疫力低下的族群,還有可能導致重症。

此外,針對該如何預防猴痘,疾管署則提到,首先要避免接觸猴痘感染者和動物,如果出現上述的疑似的相關症狀,一定要即時就醫,並告訴醫師完整的旅遊、接觸史。疾管署也強調,目前台灣還沒有出現疑似案例,未來也會繼續嚴密監控疫情變化,並在必要時強化相關的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