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Omicron多數為輕症,但痊癒後是否留下後遺症,牽動壽險業者風險評估,目前壽險公司針對有確診COVID-19病史民眾,若要投保壽險、健康險等商品,將比未染疫或有其他病史民眾投保等待期長,最長恐怕會等上一年,甚至是墊高保費。

Omicron來勢洶洶,台灣確診人數已突破200萬例,即使多數為輕症,根據各國研究,仍有一定比例將留下「長新冠」後遺症。壽險業者說,若民眾近期有罹患疾病紀錄,再投保壽險、健康險等商品,壽險公司依疾病症狀、程度及後遺症情形不同,均有不同投保觀察期,且承保條件可能不同。

前6大壽險公司中,大部分壽險公司考量COVID-19確診者罹患的症狀及程度和一般疾病不同,且尚需觀察後續是否有「長新冠」後遺症,多半已將投保等待期拉長。

壽險主管說,若民眾投保一般壽險或健康險等商品,在一定期間內有罹患疾病記錄,保險公司在風險評估上,都會要求一段時間作為觀察期,若保險公司認為民眾風險較高,也可能拒絕承保、除外不保,或予以加費。

以前6大壽險公司為例,有一家壽險公司已通知業務員,若民眾確診COVID-19再投保醫療險,根據輕、中、重症,設定痊癒後1個月、3個月至6個月的等待期才能送件的規定,且核保人員仍可依被保險人的其他健康報告評估是否承保或予以加費。

另一家壽險公司則訂定更嚴格核保原則,若要投保醫療險,無症狀或輕症藥物治療者在痊癒後1個月送件;輕症住院治療者在痊癒後3個月可送件,需氧氣治療的中症確診者要等痊癒後6個月,入住加護病房等重症確診者必須等痊癒後1年,且最後案件承保與否仍要依個案情況進行評估。

國內產險業防疫保單熱銷6、700萬件,一旦確診,多半有數萬元不等的確診理賠,加上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占比達99%,也讓道德風險顯著升溫,更出現有人討論販賣確診水,助民眾領取保險理賠的亂象。

壽險主管提醒,民眾要重視保險保障概念,保險並非賭博,一旦確診,一定期間內再投保人身保險商品,保險公司除了拉長觀察期,也可能拒絕承保或加費承保,即使承保,也可能將特定疾病列為除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