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烏俄戰爭國際再次呼籲中國出面調停這場國際危機。據報導,烏克蘭外交部長要求中國參與其中,3 月 8 日歐洲領導人也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進行視訊會晤,試圖讓他了解情況。然而這些想法雖有道理但可能失敗,因為中國不但沒有在世界舞台上採取果斷行動,反而長期處於領導真空狀態,使其在面對全球危機時陷入癱瘓。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有兩個禮拜,然而中國的反應卻令人出乎意料,「西方是罪魁禍首,應受到指責,制裁適得其反,各方都應該保持克制。」起初,人們可能認為中國對俄羅斯的行為感到震驚,但又不願批評其最親密的朋友,在陷入兩難之際被迫說出陳詞濫調。

但 10 天後,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加倍支援莫斯科,稱俄羅斯是「最重要的戰略夥伴」,對於中國利用其在莫斯科的影響力進行調解的希望日益增長,他表示該國會在「適當的時機」進行調解,也就是不會在任何有意義的時間框架內阻止流血事件。

CNN 分析,中國的沉默並不稀奇,幾十年來西方國家推動中國成為全球國際秩序的戰略夥伴或相關人,許多人認為中國遲早會挺身而出,在今天這樣的緊急情況下通過斡旋解決全球危機。但事實是,中國痴迷於一系列狹隘的問題,以至於在國際舞台上只能扮演週邊的角色。

CNN 指出,中國對於「台灣」和「人權」問題做出有力的反應,那些不遵守中國對台灣立場的國家,都必須受到中國無情的追捕,就好比中國對立陶宛的經濟打壓。關於人權問題,「任何認為人權是普遍性的人,都在干涉中國內政」,因此,中國也支持其他因違反宣言而受到批評的國家,認為這些是他們的內政。然而,中國對毒品、恐怖主義、公共衛生等其他問題並不關心,此種對國內問題的短視在習近平領導下尤為明顯。

習近平的主要目標是加強黨對經濟、政治、教育,以及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或香港等相對自治區的控制,他的遠見雄心勃勃,但這是一個有限的和內向的雄心,澳大利亞學者 Geremie Barmé 說這是一個「乏味的帝國。」

CNN 點出,這就是為什麼要中國在烏克蘭發揮建設性作用是虛幻的。中國是俄羅斯的最後一個主要市場,因為西方已在很大程度上切斷了與他們的關係,習近平的外交官很容易得到俄羅斯的注意,並且非常巧妙地暗示,某種解決方案對各方都有利。

採取這樣的步驟也符合中國的最佳利益,中國在普丁試圖破壞的國際秩序中變得富有。歸根究柢,它需要與世界領先國家競爭,而要做到這一點,它需要一個資本和思想自由流動的開放世界體系,與俄羅斯等功能失調的國家一起陷入困境只會拖累中國。

CNN 表示,習近平在國內實施的一切都是扼殺自由思想,而不是釋放自由思想。他以類似的不信任看待民主世界,希望中國能夠依靠本土創新取代他們,而不是強大的思想和產品交流,這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觀,關係主要是零和遊戲:「你贏,我輸。」

在這種情況下,若西方捲入與俄羅斯在歐洲問題上的爭端,那麼中國就會獲勝。捲入外國人的糾紛是沒有意義的,最好是置身事外,看看誰有可能獲勝然後達成交易。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   圖:翻攝CCTV(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