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1日電)交通部航港局推動燈塔活化,選定屬於市定古蹟的高雄燈塔為示範場域,預定6月開幕,規劃夜間也開放,民眾可近距離欣賞燈塔光束照亮海面景象,還可迎海風、享輕食、喝咖啡。

航港局管轄的燈塔共36座,為活化資產,行銷燈塔意象,推廣海事教育與觀光旅遊,目前已開放12座,三貂角燈塔、白沙岬燈塔、高雄燈塔、鵝鑾鼻燈塔、東引燈塔、漁翁島燈塔等6座已設多媒體數位展覽室,提供遊客不同體驗,希望能再進一步活化,提升價值,並先以高雄燈塔為示範場域。

根據航港局資料,高雄燈塔舊稱旗後山燈房或旗後燈塔,是全台唯一與砲台共構的燈塔,原為1883年(清光緒9年)所建的白色四角形紅磚造燈塔,1916年(日本大正5年)高雄開港後,日本人為配合高雄港區擴建計畫改建為白色八角形混凝土造燈塔,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雖遭機槍掃射,但無損發光運作。

航港局2017年進行高雄燈塔第1期整建工程,補強燈塔房舍及改善老舊設施,去年持續推動第2期整建工程,規劃進行庭園景觀、將部分員工備勤室改建為輕食販賣部,並設置「輕食海景木棧平台」,讓遊客可以近距離欣賞燈塔光束照亮海面的景象,並規劃延長開放參觀時間至夜間,以柔和燈光妝點燈塔及辦公室牆面,使燈塔園區成為高雄夜晚漫步賞景新選擇,預定6月開幕。

航港局形容再活化的高雄燈塔美景,遊客可在享用美食的同時,遠眺打狗山與英國領事館,俯瞰旗後山與打狗山之間的水道與往來船隻,遙望晨曦和晚霞,體驗高雄港都繁華之美、感受濃郁人文溫度及歷史厚度,也可登上海景平台,迎著徐徐海風,品嚐香醇咖啡,漫步欣賞高雄人文之美。(編輯:張雅淨)1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