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前鎮高中9名學生由地球科學老師劉育宏、黃翊展帶領,參加2021年國際小行星搜尋計劃,與美國夏威夷大學等單位合作,分析夏威夷口徑1.8公尺Pan_STARRS天文望遠鏡拍攝的天文影像,總共發現6顆未知的小行星,未來有機會獲得國際小行星的命名權,讓前鎮高中在宇宙中發光發熱。

這群師生於去年10月1 日至10月27日參與國際小行星搜尋計劃,黃翊展老師、高三學生林浩瑜、高一學生涂鈞翔,從尚未經過科學家分析的影像中,一口氣發現6顆未知的小行星,與景美女中、羅東高中、台中一中、中和高中並列為發現最多小行星的學校。

劉育宏表示,前中師生利用小行星在不同時間中會移動的特性,聚精會神盯著螢幕尋找,經常看到頭昏眼花一無所獲,即使找到會動的物體,99%的可能都是已知的小天體,這是場注意力、耐力與體力的競賽。搜尋未知小行星能讓人類對太陽系的了解更為周全,也能避免近地小行星襲擊地球的可能。

學生發現的未知小行星會獲得國際天文聯合會給定的臨時編號與搜尋證書,若該小行星經過一次公轉且多次觀測與測量物理數值後(約3-5年後),即會將該小行星給予正式編號與名稱,發現者能擁有首先命名的機會。未來前鎮高中發現的6顆小行星將會由發現者命名,也會在星空中閃耀,在宇宙中發光發熱!

劉育宏在2021年4月就曾找到兩顆小行星,後續由國際小行星中心進行觀測追蹤後,給予2021 GW47、2021 GY132的暫時編號,離具有永久編號的小行星又更進了一步。

參與國際小行星搜尋計劃的前中師生。   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