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與台灣基進王興煥秘書長一起站路口,結束的時候我問:「跟其他縣市比起來,桃園的反應有沒有比較冷?」秘書長大笑說沒有,但是我想我們都知道,與針對特定人物的罷免選舉相比,公民投票本來就比較不受關注,更不要說桃園的基本盤從來就是藍大於綠。

我跟秘書長分享我的觀察,而這其實也是我這幾年回到桃園的體悟。政治固然需要堅持理念與立場,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喜好與否,更往往是優先於政黨的直覺反應。而今天的公民投票結果,也確實證實了這個現象。有別於其他縣市,基隆、桃園與新竹的同意票,幾乎都較不同意要來得高。

與其說首長催票不利,我的看法反而是:基隆、桃園、新竹這三個近年來才由本土陣營執政的縣市,即使林右昌、鄭文燦、林智堅三位首長在2018年順利連任,撼動過去長期由國民黨執政的政治版圖,但是,政治結構的扭轉無法一蹴可及,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好感,終究無法完全移轉到政黨。再加上,這次公民投票在中國國民黨的刻意介入之下,從開始到結束都呈現明顯地政黨對決與組織動員,換言之,在一般民眾、中間選民相對興趣缺缺的情況下,公投結果其實呈現的是各縣市既有的政黨組織結構,而非整體的民意趨向。

所以,這一次公投結果反而預警了民進黨的接班危機,不只是基隆、桃園、新竹,還有更多縣市都必須考慮到首長光環的轉移消磨,以及中國國民黨其實仍然在地方上擁有堅持的組織動員基礎。單就桃園來看,我常常說:桃園離新竹不遠,新竹離苗栗不遠。這形容地不只是地理距離,也是政治結構。即使2018年能夠順利連任,也不能保證2022年就能夠順利接棒。面對明年的大選,其實已經沒有繼續蹉跎的本錢。

2021年的公投已經結束, 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即將展開。公民投票的結果雖然化解了本土政權的危機,卻也明白揭示了地方政治結構的翻轉困難。面對部分縣市藍大於綠的穩定困境,本土政黨(民進黨、基進黨)唯有繼續保持中二選區與公投的團結策略,攜手合作,才有可能一步一步在長期的民主進程中達到翻轉的可能。

文/藍士博(台灣基進桃園區市議員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