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項公投在41%的超低投票率下落幕。四個公投案都因同意票沒有超過不同意票,以及同意票無法達到投票權人總額4分之1以上而失敗。這對民進黨政府與總統蔡英文來講,是重大的政治勝利。從10月27日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宣示全黨黨公職全力迎戰四項公投下,短短的52天驚奇逆轉了整體投票傾向;蔡英文的重大施政也等於重獲選民付託。

根據公投法第31 條規定,公民投票案不通過者,主管機關應於投票完畢7日內公告公民投票結果,並通知提案人之領銜人。第32條規定,主管機關公告公民投票之結果起2年內,不得就同一事項重行提出。同一事項之認定由主管機關為之。換言之,這四項公投的議題,未來兩年將不能再重行提出公投。

首先,這次四項公投的同意數字非常接近;不同意票數目也是非常接近。大膽推測,相當大比例的選民是根據他的政黨偏好來投票,也就是投「四個都同意」或投「四個都不同意」。所謂,選民針對其理性判斷個別公投議題的優劣云云或「公投是對事不對人」這種理想,離現實有段距離。

其次,這個投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在選舉、公投的組織、文宣等競選能量遠遠超過對手,更不用說國民黨內部還發生分裂。即便投票前多家民調顯示,多數民眾對四項公投多持「3好1壞」立場,但民進黨還是能催出更多支持者走到投票所,所謂「台灣隊站出來」奏效,票票入匭,讓不同意票硬是實質碾壓同意票。

第三,這次投票率之低也說明,遊戲規則先決的重要性。公投本來就是在野挑戰執政黨、少數黨挑戰國會多數黨的重要武器。但在2019年修法,硬是拆開公投與大選,分別舉辦,公投的挑戰能量遭到閹割,即便公投的過關的第二個門檻已降到1/4投票權人數,這仍也是一個相當高的門檻。尤其是禁止萊豬進口議題,一開始有高達七成的民意支持,但最後投票卻遭否決,這將對未來有意推動公投的團體,或政黨都造成一個相當大的心理障礙。

第四,這個投票結果,也是對蘇貞昌內閣的一次信任投票。尤其,百場的公投說明會累積了更高的政治能量。蘇內閣2020、2021連兩次帶領蔡政府打贏連任、公投兩場硬仗,別說任期到明年底應無疑慮,即便他再怎麼宣稱「不會癢了」,2024潛在的候選人都難以排除蘇貞昌。

當然,這次公投其實還有個更大的社會基礎,就是民進黨在防疫上的表現支撐了整體基本盤。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蔡英文、蘇貞昌施政滿意度雙雙暴跌,如果公投照常在8月28日舉辦,四項公投對民進黨恐難樂觀。但也因為疫情,投票延後,加上疫苗缺乏因素獲得解決,本土疫情多天加零,這個投票也是對蘇內閣防疫的間接肯定。對於未來的2022年地方大選,在台北、新北、桃園、台中等四個直轄市長選舉,都將面臨艱困挑戰之際,民進黨也獲得了一個喘息、轉進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