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指出,日本自民黨總裁菅義偉於9月3日上午11時30分在黨本部召開臨時役員會議中,宣稱「要專心對付新冠疫情,不會參加黨內總裁選舉」,因此將在9月29日舉行投票的這場日本領導人選舉,在選票上將不會有菅義偉的姓名。從日本政黨政治體制來看,自民黨為執政黨,其總裁即當然為日本首相,因此菅義偉的舉動形同提前宣布辭去首相大位。咸信,菅義偉下台主要原因係為疫情管控及經濟振興不力,導致民調支持率跌破30%進入所謂的執政「危險水域」有關,而在日本政壇「問責制」的催化下,使得菅義偉不得不負起「中繼執政」失敗之責,所以菅義偉的下台為必然選項,同時也將攪動日本政情。

菅義偉宣布中繼敗投下場

2020年第2季,受中美貿易戰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日本的GPD創下二戰後的最差紀錄,使得當時首相安倍晉三支持率成為史上最低,在失去繼續執政信心情況之下,於去年8月下旬表示受痼疾潰瘍性大腸炎影響,已無法作出正確的政治判斷,決定在去年9月中旬自民黨推舉新任總裁後,卸下職務。安倍去職後,留下諸多棘手政治難題,接任的菅義偉被認為是過渡政府,就像棒球比賽中的中繼投手,其執政重點仍然延續安倍的政策,將重點放在防疫、振興經濟及日美同盟;如今外部的日美同盟進一步獲得強化,但是攸關民生的防疫與經濟卻未能獲得改善,是造成菅義偉此次下台的重要因素;加上長期擔任安倍官房長官,菅義偉首相背後充滿安倍的影子,缺乏個人的政治特色與魅力,縱使今年8月甫完成東奧的舉辦,仍然無法拉抬支持率,最終自行宣布中繼敗投而下場。

同時菅義偉也明白表示,「如果總裁不換人,下屆眾議院選舉可能會失敗」的道理,也就是說在菅內閣的民意極為低迷的情況下,菅義偉倘若能繼續獲得2020年9月競選時,自民黨內5大派閥:細田博之的「清和會」(細田派)、麻生太郎的「志公會」(麻生派)、竹下亘的「平成研究會」(竹下派)、二階俊博的「志帥會」(二階派)、石原伸晃的「近未來政治研究會」(石原派)的支持,而勉強取得自民黨總裁位子,勢必引發更大的民意反彈,以致影響稍後自民黨眾議會的改選,一旦出現「自民黨加上公明黨」仍無法單獨取得過半席次,被迫將與其他小黨合組聯合政權,屆時將會出現黨內權力惡鬥與黨外政治分贓的窘況,不如自行掛冠求去。

民意影響黨內派系支持意向

當菅義偉棄選連任的原因來自於民意低落,那麼下一屆總裁與首相的可能繼任人選,就將以民調為優先考量。而根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27日至29日所做的「適合擔任自民黨新總裁的人物」民意調查:河野太郎獲得16%的支持,居於首位;而石破茂也獲得了16%的支持率,但小數點之後落後,排名第二,其後依次為前政務調查會長岸田文雄(13%)、現任總裁菅義偉(11%)、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9%)等,結果顯示河野太郎與石破茂的呼聲較高,按照此次自民黨總裁選舉,國會議員將有383張選票,而黨員與黨友票也有383張,共計 766 張選票;在第一次投票時如果有得票過半數的人,就可以在第一次投票中當選自民黨總裁;如果沒有過半數的人,得票多的前兩名進行決戰投票,在決戰投票中只有國會議員投票,獲得多數票的人當選總裁。

河野繼任呼聲較高

就目前民調支持看來,河野太郎與石破茂當選自民黨總裁,出任首相的呼聲較高,其他人與該等二人民調數據尚有差距,因此登上大位可能性相對較低;惟石破茂曾在2012年險敗,而期間在安倍執政表現不佳時,輿論也經常提出讓石破茂上台執政的「鐘擺效應」聲音,但石破茂不可能選得上總裁,除了主要派系不支持之外,另一原因是源自民黨的潛規則,「曾經離開黨的人,不管是什麼理由,都不合適出任首相」,而石破茂就曾經退黨以無黨身份擔任眾議員,這個記錄將是石破茂最大的勝選障礙;另一個人選就屬較為年輕的政治人物,也在菅義偉9月3日上午宣布棄選連任後,隨即於下午表明參選意願的河野太郎。

綜觀河野太郎在外交上或是國防上的經歷,都是當前日本政壇的佼佼者,加上他的冷靜沉穩性格,從河野之所以沒有在去年9月及今年9月3日菅義偉尚未棄選前,均未表明參選意圖,其所採取的策略是「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以持續累積政治能量;並如同日本戰國三雄之一的德川家康之「夜鶯不叫,就等他叫」的性格,若以「性格決定命運」的角度來看,河野太郎應該能夠「出將入相」。如今隨著菅義偉的去職,河野太郎出馬競選料應會獲得安倍、菅義偉等黨內關鍵人物的支持,並有效的將黨內主要5大派閥的支持轉到其身上,再加上有最高的民意基礎,預料勝選呼聲較高。

河野出線將獲得美國認同

此次自民黨總裁選舉,除了需要黨內部主要派閥與民意的支持外,來自外部的美國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原因在於「日美同盟」及「安全靠美」。所以這個日本二戰以後就律定「唯有通過獲得美國的信任及支持,才能達到日本國家利益的最大化」的「追隨美國」的不二法則下,新任總裁抑或首相的人選必須要能以「美國意志為意志」行事者,才能獲得美國認同與支持。而河野太郎在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期間擔任外務大臣,以及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間擔任日本防衛大臣,極為熟稔外交與國防事務,對中國態度屬於強硬派,基本上是與當前拜登總統的「美日同盟,共同抗中」的態勢是一致的;此外,河野太郎在日本慶應大學大二時期,作為交換留學生前往美國喬治敦大學專攻比較政治學,而當時的任教教授,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第一個女國務卿的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

防疫不力成為河野勝選制約

河野太郎現任菅內閣行政改革擔當大臣,主管疫苗接種計畫,負責全國所有疫苗調配與加快覆蓋率,然而日本的疫苗接種赴該率雖然不斷提升,但確診率卻也持續增加,到9月1日,日本全國累計確診人數已超過150萬人;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過去短短26天之內,就一口氣暴增50萬人,感染速度明顯較以往更快,單日東京新增3168人確診,大阪則傳出3004起病例,更是大阪當地疫情爆發以來,首次單日超過3千人,疫情持續擴大,日本政府從8月27日起再次擴大「緊急事態宣言」適用地區。防疫不力既然是菅義偉下台的主因,而負責疫苗接種計畫的河野太郎似乎也難辭其咎,恐怕將成為其勝選的制約因素。

繼任者仍是過渡政權形式

安倍晉三出身政治世家,父親是安倍晉太郎,曾經擔任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外務大臣,母親是前日本首相岸信介之女岸洋子。安倍從政經驗豐富,曾兩度擔任日本首相,有執政能力和領袖魅力,第二任期期間提出安倍經濟學為日本解決很多問題,讓日本從20年的失落再度爬起,而其「俯瞰地球外交」,也爭取很多國家認同與支持,並透過強化日美同盟關係,取得穩定的國際地位在美中爭霸白熱化的勢頭下,日本既然是美國印太戰略的急先鋒,美國因此給了安倍很大支持力量,以上這些因素就讓安倍穩穩地執政7年8個月,後續接班的菅義偉在施政上仍然延續安倍政策,並沒有自己的特色,也沒也個人魅力,難以跳脫安倍風格。所以未來可能接班不論是河野太郎、石破茂或岸田文雄,在當前的日本國內及國際的大環境,預料也是延續安倍政權的「無為而治」及「隨美路線」,既難以跳出窠臼,當然也仍是過渡政權形式。

(台灣日本研究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