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打拋肉加番茄是死罪」而在網上爆紅,向來以快言快語而廣受歡迎的泰國網紅「娘娘」,被經紀人王偉忠簽下後,為了宣傳老闆的新書《都是我朋友的事》,做了一集12分鐘的專訪〈長久的疑惑:什麼是「外省」和「本省」?〉,果然引發鄉民的熱烈討論。

節目中娘娘問王偉忠:「其實偉忠哥在網路上的聲量,有很兩極化的。我一直看不懂的一點就是『什麼叫本省人跟外省人?』然後說偉忠哥有『外省人的優越感』。」

王偉忠回答:「他們說我有外省人的優越感,其實那有歷史的背景。……後來國民黨來了,國民黨在管理上的確發生一些問題。比較老大作風,就變成統治階級,統治階級是永遠不被人家歡迎的。可是外省人分很多種,來兩百萬軍公教,我們家是那種士官兵,最低的那種,小時候就住在貧民窟一樣。可是你不去分析它,就全部這些人都是所謂的外省人,全部都是高級外省人,我認為沒有什麼好解釋的。」

經紀公司想利用跨性別網紅來操作省籍議題,真的就是「用小聰明做大笨事」。網紅「娘娘」若還自認是人文研究者,想在台灣長久發展,對這塊土地上的血淚瘡疤,就要有點敏感度。

好不容易才在網路上,剛闖出一點小小天地的「娘娘」,千萬別天真的以為,在台灣能接受「多元文化」的觀眾,就會對「她」所有的節目內容打包買單,那不就跟鍾明軒在搞的「性平自助餐」撞菜了嗎?

「得了便宜還賣乖」的狡辯話術

王偉忠用「老芋仔之子」、「白手起家」、「外省人也有窮人」……這些老掉牙的話術,來詭辯「外省人優越感」,真的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

不要把話題扯到政壇或其他太遠的地方,就只鎖定1980年代戒嚴後期,軍方掌控的華視。本魯請問您一個問題:

《連環泡》用布偶模仿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再配上四川話,這樣的橋段,本省籍的製作人敢做嗎?做了會只被叫去電視台高層訓兩句,然後在國父遺像前低低頭,立正手貼好,懶蛋夾緊一點,等鋒頭一過,隔天就船過水無痕嗎?本省籍的製作人就算沒被警總調查局等鷹犬請去喝咖啡,也要被華視自動列為「黑名單」吧?

大家打開天窗說亮話,當年外省人在台灣的特權,或者更明確點是眷村子弟的特權,就是這幾年韓國瑜在選舉時最愛炫耀的「年少輕狂」。假如韓國瑜是本省籍,還可以這樣私立高中一家換一家,最後還有陸官專修班收留,讓他去「浪子回頭」嗎?本省籍的小男生這樣惡搞,就算不進少年監獄,未來也一定要去岩灣或綠島「深造」吧?

簡單說,外省人的特權不見得是看得到的財富,而是台灣小孩最缺少的「犯錯空間」。本省人最看不慣的「外省人優越感」,就是當權者用不公平的制度,讓「自己人」得了好處;偏偏這些人「得了便宜還賣乖」,就像賭博「贏了錢還要贏話」。

黨國為何會「盯上」方文琳方季惟

戒嚴時代的所有黨國媒體,都被外省人壟斷;不但演藝圈如此,新聞界更誇張。外省人把持了這些利益結構網,不只是情治機關裡有鷹犬,媒體更密布豺狼。本省人想進這圈子,鷹犬豺狼立刻就衝上去撕咬抓啃,設下各種「隱形路障」。

解嚴前後的台灣演藝圈,與日本一樣,盛行中森明菜、松田聖子或河合奈保子這樣的偶像明星。但本省籍的玉女歌手,剛出道時卻很容易撞上「隱形路障」,簡單說就是被鷹犬豺狼「盯上」了。

方文琳1987年的首張個人專輯《不一樣的女孩》,在觀眾票選的「金嗓獎」中,贏得最受歡迎歌星獎,成了當年度最紅的女星。但黨國媒體立刻踢爆,1981年華歌爾「嬪婷」少女內衣的平面廣告,其中一個模特兒,就是當時國中剛畢業的方文琳。

方季惟1988年剛出道,就被瓊瑤相中,與秦漢、劉雪華合演的華視連續劇《海鷗飛處彩雲飛》,然後當選最受歡迎軍中情人,又去香港當周星馳《賭神2上海灘賭聖》的女主角。但黨國媒體又踢爆,方季惟國中畢業後,不只是賣過紅茶,還當過檳榔西施。

也許有鄉民會質疑,林慧萍或蔡幸娟也是本省人,為什麼黨國媒體不找她們的麻煩,卻只「盯上」方文琳與方季惟?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她們這2個玉女歌手倒楣,撞上了演藝圈高層為本省人設下的「隱形路障」。

黨國為本省人設下的「隱形路障」

要觀察「隱形路障」這種演藝圈的「潛規則」,就要從政壇著眼。老三台就是政壇的縮影,雖然按人口比例,外省人不到2成,內閣裡卻擁有8成以上的席位。演藝圈也一樣,黨國媒體心照不宣,就是要照顧「自己人」,希望外省人能占8成的絕對優勢。

但政治解嚴後,外省人在政壇的絕對優勢,逐漸變成了相對優勢,可是很多媒體人不願接受這樣的變化。這些影劇記者與媒體高層,希望本省籍的年輕女歌手,要像江蕙或黃乙玲那樣,有點「苦命女」的樣子。只要帶著女工味或風塵味的「悲情人設」,黨國就睜一眼閉一眼,再紅也不會打壓。

因為在黨國分配的演藝圈規則裡,女工或酒女、舞女、風塵女的這一塊市場,已經分給了本省人,外省人也「不屑」於去搶。因此同樣是玉女歌手,林慧萍或蔡幸娟靠著有點難掩的「苦相」,反而不會撞上「隱形路障」。

但是玉女歌手裡「陽光美少女」這一型的,就一定要是沈雁或金瑞瑤這樣的外省少女,不能是來自彰化社頭的方文琳。至於「長腿姊姊」這一型的,就一定要是馬世莉或熊海靈這樣的眷村女孩,不能是來自艋舺的方季惟。

1980年代後期,方文琳與方季惟明明出身本省家庭,卻用陽光開朗的形象出道。掌握媒體的外省人,頓時就有了危機感,故意要讓這些本省籍的玉女歌手難堪,甚至形象破滅。

為什麼當時的黨國媒體敢這樣搞?因為外省軍公教家庭的女生,讀高中時都會有教育補助,會去拍內衣廣告或當檳榔西施的「打工」機會不多。黨國媒體的外省人,明白這種殘酷的社會階級生態,所以才敢這樣操作。

再說一次,演藝圈裡所謂的「外省人優越感」,不只是來自貧富或階級,甚至不是教育程度與身材顏值;而是在這個黨國壟斷的特定行業裡,外省人為了打造並維持自己與下一代的絕對優勢,替台灣小孩設下了一個又一個的「隱形路障」。

王偉忠要不斷強調自己的出身貧困,以及年輕時的白手起家,只是要防止大家認清當年本省人進演藝圈時所撞上的「隱形路障」。所謂的「外省人優越感」,說穿了也就只是黨國在演藝圈裡,制度上為本省人設下的「隱形路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