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軍隊撤出阿富汗後,伊斯蘭激進組織「神學士」塔利班迅速攻占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讓許多阿富汗民眾深深感到被美國背叛,外界擔心台灣等盟友也恐遭遺棄。美國總統拜登18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專訪時強調,若任何人入侵或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採取行動,美國會做出回應,對台灣、日本、南韓做法也一樣。這是拜登1月底上任以來對防衛台灣最清晰的表態。不過,拜登政府一名高級官員19日表明,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沒有改變。

在ABC於19日播出的訪問中,拜登被問到美國從阿富汗全面撤軍的混亂造成的影響,以及中國官媒趁機譏諷台灣不能靠美國保護。拜登提到,中國不這麼說才奇怪,但阿富汗的情況與台灣、南韓和北約有本質上的差異,並將台灣與其他華府明確做出防衛承諾的國家並列。美國與這些實體達成協議的基礎「不是基於那個島上或南韓發生的內戰,而是基於他們有一個團結政府,事實上,正試圖對抗壞人對他們做出壞事。」

面對「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的質疑和批評聲浪,拜登反駁:「我們做出並遵守每一個承諾,我們對(北約創立條約)第5條做出神聖承諾,若任何人入侵或對我們北約盟友採取行動,我們會做出回應,對日本、南韓和台灣也一樣。這根本(與阿富汗)無從比較。」一名拜登政府官員在訪問播出後表示,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分析人士則認為,拜登這番話可能是「口誤」。

據了解,北約創立條約第5條是北約的一項協議,即將其他國家對聯盟成員國的攻擊視為對全體成員國的攻擊,南韓也是擁有共同防禦協議的美國條約盟友,而自華府於1979年將外交承認轉向北京以來,美國與台灣的關係一直是以非官方的方式進行。美國國內雖有法律要求政府必須提供台灣自衛手段,但在中國對台灣發動攻擊時,是否會進行軍事干預以保護台灣的議題上,美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奉行「戰略模糊」政策。

一些美國的學者及政治人物認為,鑑於來自北京的軍事壓力越來越大,華府應給予台灣更明確的安全保證,但拜登的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拒絕這個提議,他直指這個方法有「致命缺點」。台灣專家、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則稱拜登的口誤「令人遺憾」,葛來儀指出:「美國在1954年到1979年做台灣做出第5條承諾,拜登政府並未考慮恢復這項承諾,正如坎貝爾在公開聲明中說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