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持續升溫,本土疫情累計至8日已經有1萬413人確診、296人死亡,使得致死率上升到2.8%,創下台灣新高,同時也高於全球的平均2.16%。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分析認為,台灣現在才算真正面臨「第一波」疫情,且篩檢分母數量太小,未來7天死亡個案還會增加。
根據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逾9成死者為60歲以上,8成3合併多重慢性病,加上重症照護壓力大,進而提高致死率。但學者分析認為,台灣確診者致死率高與篩檢分母太小、國內醫療供給跟不上病毒變化,以及國外開始大規模接種疫苗等都有關係。
陳秀熙表示,台灣目前遇到三大難題,包括篩檢分母小、醫療供給不及、缺疫苗成為三大致死率高的關鍵。但陳秀熙也說,台灣的致死率不能完全跟全球相比較,因為大多數國家已經歷過兩、三波疫情,許多高齡患者在首波疫情爆發時已病故,然而台灣卻正在面臨第一波。目前台灣高齡或是有慢性病史者首當其衝,且疫苗施打率還相當低,再加上變種病毒傳播性強,預估未來一週的死亡案例還會增加。
另外,醫療量能緊繃也成為死亡率提升的原因,很多確診者染疫後在短時間內惡化成重症,導致隔離及負壓病房供應不及,才會頻出現確診者在到院前就死亡的案例。
「現在每看到100個確診患者,通常還要再加上150名無症狀或是輕症患者,而其中只有一半會被篩檢出來」,陳秀熙說。目前台灣篩檢量不夠大、母數太小,還有許多無症狀、輕症等隱形感染個案未被找出,家戶感染率也升高到5成,民眾必須持續維持低度人際接觸,防疫警戒在7月中才有望由3級降到2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