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日前拍板2年後將福島核電廠的含氚核廢水稀釋後排入海,駐日代表謝長廷卻在臉書幫日緩頰稱「台灣三座核能發電廠的廢水也是排放入海」,引發爭議。原能會主委謝曉星直言「謝長廷說得太過了」。民眾黨今(23日)痛批,「顏色對了造謠就可以被原諒?」籲謝長廷應回台說明核廢水情形。
謝長廷昨日表示,氚含量國際標準是1公升水6萬貝克以下,日本說要採用ALPS工法,要做到1公升1500貝克,比標準低40倍,做得到沒有人會抗議,但2年後才知道做不做得到,「所以我們只能質疑,聲明不同意,並要求日本提供即時透明資訊,洋流動態路線,定期檢測,這種做法才是正確的,也為後代子孫及農漁民爭取空間」。謝更說,「我的確有說我們的核能廠的含氚廢水也是排入海洋,若核能廠沒有排放含氚廢水,我願意承擔法律責任」。
民眾黨於臉書發文指出,謝曉星澄清過台灣是正常排放廢水,日本的核廢水卻是意外產生,不能等量齊觀。這番話無疑是宣告謝長廷的說法有誤,而外交單位與能源單位不同調的說法也容易誤導社會。
民眾黨表示,日本是《聯合國海洋公約》締約國,有保護海洋環境的義務,然而日本在核災問題上一直無法擺脫隱瞞訊息的質疑。國際地球之友日本分部13日發表聲明,提到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儲存核廢水中的放射性物質總量仍然是未知,除了氚之外,碳-14、鍶-90、鈷-60等其他放射性物質也殘留其中。碳-14的半衰期長達5730年,可能通過食物鏈,沈積於人類體內,並造成遺傳突變等可能風險;鍶-90的半衰期也有29年,同樣可能通過食物鏈累積,而鍶-90會被骨質結構吸收,一旦融入骨頭的晶體結構便難以排出體外。
民眾黨提到,據朝日新聞報導,2012年核災發生時,駐日美軍第一時間出動能偵測輻射劑量的軍機,並將福島第一核電廠周圍半徑約45公里區域的輻射汙染地圖交給日本政府,但日本政府卻選擇了隱瞞這項訊息,並未第一時間公布,因而延誤了救災。
民眾黨呼籲,外交部召回駐日代表謝長廷,與原能會主委謝曉星一起赴立院接受質詢,說明外交部涉日單位近日工作內容,並解釋為何中國、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周邊相關利益國家對日本決定排放核汙水的決定,皆透過外交與官方管道表達強烈不滿,我國卻僅「向日方嚴正交涉」;另一方面也請原能會說明日本排放核廢水可能造成的衝擊,以釐清大眾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