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裝置EmDrive自20年前問世以來便備受爭議,儘管它有悖於物理學基本規律,但是研究稱僅通過電磁作用即可產生推進力,進而引發包括NASA等全球科學機構投入實驗。最近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新實驗結果卻表明,過去觀測引擎的結果並不是EmDrive產生的推進力,僅是設備發熱產生的人為誤差。

英國公司Satellite Propulsion Research(SPR)致力於開發相對性推進器(EmDrive),並於2003年一場實驗中,宣稱所發明的EmDrive引擎在不使用燃料的情況下,便可靠著「專利微波技術」將電能轉換為推進力──通過微波在設備的密閉空間內來回反射,便可使EmDrive產生推進力,全程使用電力而無需燃料。由於這個設計的思路不符合物理學的能量守恆定律,很多人提出懷疑,並稱其為「不可能的引擎」。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鷹工廠實驗室(Eagelworks)建造並測試了 EmDrive 原型,於2016年的一份研究稱他們成功測得到些許的推進力,每千瓦的電力消耗,可產生相當於1.2毫牛頓(mN)的推進力。NASA認為該研究證明EmDrive的模型可行,未來可望增大規模,甚至作為太空船的引擎。

許多科學家對NASA的研究仍抱持懷疑態度;根據外電報導,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的物理學測試團隊便在2018反駁NASA的研究結果,認為所測得的推進力並非來自EmDrive本身,可能是原型電線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所產生的電磁干擾。

該團隊2020年針對EmDrive深入研究,確認這個設計確實是不可能的引擎,並將研究論文出版。研究人員發現,過去的研究所觀測到的結果並不是EmDrive產生的推進力,而是設備發熱產生的人為誤差。

研究員之一的塔瑪(Martin Tajmar)表示,他們使用了一個新的標尺系統輔助測量引擎的移動,「當能量流進EmDrive時,引擎會升溫。這導致標尺系統的緊固元件變形,從而令標尺移到一個新的零點。」塔瑪表示,團隊使用的新系統可以阻止設備發熱造成的誤差,測量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以前研究所發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