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賜輪橫卡蘇伊士運河中央造成國際海上航運大亂,不少依賴海運的貨品進出口都受到影響。其中,天然氣就是最重要的海運「貨品」之一,因而讓國內開啟了對於天然氣進口的討論,筆者在此整理相關論述,讓我們一起對國際天然氣買賣的特性和考量有更多的認識。

天然氣資源集中多國仰賴進口

同樣是發電效率高且穩定的火力發電燃料,天然氣燃燒時排放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汙染物都遠少於燃燒煤炭或石油,燃氣發電因而成為最受青睞的乾淨能源之一。近年來,為了緩解全球暖化,國際興起一波淨零碳排的倡議,指的是在單一國家或地區完全將溫室氣體淨排放量降為零;為了達成目標,各國多開始逐步汰除燃煤發電、改以燃氣發電取代,因此對天然氣的需求也相對增加。

但是,全球天然氣資源分布相當集中,產地幾乎只在北美、獨立國協和中東地區,前五大天然氣供應國依序是美國、俄羅斯、伊朗、加拿大和卡達。像台灣這樣的許多亞洲國家,就都需要向天然氣供應國購買天然氣,將液化天然氣透過運輸船作越洋運輸,才能進口到台灣。

進口天然氣簽長約成國際趨勢

然而,天然氣卻可能因天氣變化而出現價格波動、或因航運問題中斷供應,必須設法降低這些衝擊才能確保供氣及供電穩定;因此,進口天然氣時向供氣國簽訂長期購氣合約,就是最常見的作法之一。包括台灣在內,日本、韓國及中國等亞洲國家,在天然氣採購上都曾跟天然氣供應國簽訂15-30年以上的長期契約(見附件表一),簽訂長約已成國際天然氣買賣的趨勢。

台灣簽長約進口天然氣行之有年,自1990年代起就曾向印尼及馬來西亞簽訂約20年的長期購氣合約,2005年與卡達簽25年、2012與荷蘭穀牌公司簽澳洲氣源20年、2014與美國簽20年;而最近受到關注的則是近2018與美國簽25年及2019與莫三比克簽17年的合約。

長期購氣合約的優勢與考量

至於為什麼我們要分別向這麼多不同國家簽長約呢?原因就要回到前已略述的天然氣進口風險來看,同時討論簽訂長期購氣約有哪些優點:

1. 分散風險:為防止單一供氣國或特定航線出狀況,影響天然氣運輸進口,必須跟不同供氣國購買天然氣,才能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就像這次蘇伊士運河塞船事件雖未影響我國天然氣進口,但即使真的影響到部分天然氣進口航線,我們也無須太過擔心,因為我們的天然氣來源國遍布不同航線共13個國家可作互補調配,這就是分散採購來源國的用意。

2. 穩定價格:極端氣候下常有突來嚴冬,使用電量大增而提高天然氣需求,就易出現天然氣價格暴漲的情形,更嚴重甚至可能買不到天然氣。卡達的能源部長曾警告:「不簽LNG長約,每年冬天都將承受氣價飆漲之苦。」因此簽長約就有長期保障,無論國際氣價怎麼劇烈波動,我們都能依約享有平穩的價格,並且確保能被「穩定出貨」。

3. 談判籌碼:最後,簽訂長約不僅能降低以上風險帶來的危害,更深層的用意就包含國際貿易上的談判籌碼了。簡單來說,我們決定長期花多少錢跟某一國家買東西,除了可以談到好價格之外,也更有機會要求對方也跟我們買東西、或提供我們一些好處,這就是國際上商業談判的技巧,簽長約讓我們在談判上可以更有利。

能有穩定的天然氣進口,才能穩定的燃氣發電,也才能確保國家供電穩定。天然氣進口方式和簽約作法當中,牽涉能源、商業貿易等複雜的多重考量,並非一時半刻能全盤了解;但就像買保險一樣,與多國簽訂長期購氣契約,才能享有長期的穩定和保障,這是國際趨勢,也是基本風險管理的常識。

作者/黃以凡、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