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的科技封鎖,中國確實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畢竟,長期在缺乏科技自主能力的「淺碟發展模式」,仰賴外資與進出口貿易的經濟紅利,暗藏著技術轉讓的功利目的,如今被美國看破手腳,甚至釜底抽薪採取兩層次的抵制措施,包括禁止國內重要機構使用中國高科技產品、禁止美國高科技流入中國市場等,確實已讓中國感到無比的壓力。也因此,習近平在10月中旬進行「南巡」時大談「基礎科研」,十九大五中全會更提出「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發展戰略。

依賴外援的技術升級 中國科技自主能力不強

可以說,中國自1980年代改革開放至今,為了解決生產技術、設備與資金的困頓,從來就對於「基礎研究」不太重視,「實事求是」的戰略思維反而強調了「應用科學」的投入;換言之,過去40年間,中國的科技發展從未「自立自強」,縱然可以研發出商業價值的科技產品,但是關鍵技術仍掌握在西方手上。無論是學術研究或是實業經濟發展,過去中國慣用以專案政策來引入外國技術,其中又以「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是廣為人知的作法。

其實,中國對外的科技依賴不是近幾年才有的事,1990年代冷戰結束初期,蘇聯瓦解後所成立的獨立國協並無法延續過去蘇聯一統天下的能耐,各共和國協的工廠與科研機構面臨倒閉的風暴,許多科學專長的工程師與教授因而失業、頓失生活支柱,這些一流的科研人才紛紛投奔他國另謀出路,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及德國等都以優厚條件進行招攬來自俄羅斯、烏克蘭等的人才,中國也加入了競爭的行列,便有了「雙引工程」的作法來快速短線提升科技水準。

當時中國的作法與現今不同之處在於「蘇聯所遺留的人才多屬國防工業領域」,如今看來中國在軍工領域上的研發能迅速突破,包括在近幾年能研製「巨浪2型飛彈」、「東風31型飛彈」、大型運輸機、核子艦艇及太空發射能力等,都和這些來自蘇聯的國防科學專家有關,甚至說是奠定中國國防能力提升的基礎。不過,雖然取得國防實力大躍進的成果,卻同樣面臨基礎研發與關鍵技術短缺的問題,畢竟中國缺乏基礎科學人才養成的環境與思維,依賴外援確實讓中國的國家實力停滯不前。

集中力量造芯 重複過剩、浪費虛報必然發生

2015年,中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布局,希望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能提高中國高新科技的質與量,只是2018年開始的美中經貿戰讓這個目標大打折扣;然而,引進先進科技倍受阻礙,中國僅能透過提升內部的基礎科研來突破現處的僵局,「十四五規劃」仍將半導體、5G通訊、人工智慧列入未來「新基建」的重點項目,習近平也力圖在2025年前完成使命,企圖讓「中國製造2025」的國家目標起死回生,其中又以「造芯」為主要科技發展的重心。

諷刺的是,就在今年11月底時,中國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坦承中國的造芯計畫將會出現盲目投資和爛尾項目的狀況,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內部仍存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發展慣性,為了能快速獲得中央補貼政策的挹注,許多沒有半導體經驗的門外漢,例如大學、企業等紛紛加入晶片行業的研製,為的就是能獲得更多的「政策補貼」,舉凡過去中國所曾重視的鋼鐵、水泥、太陽能等產業,都同樣出現「重複投資」、「產能過剩」的問題,「土法煉鋼」的現象恐怕也會再度出現。

違背市場邏輯 大躍進的失敗恐將重演

事實上,確實有許多中國企業為了爭取政府的補貼政策投入半導體領域,有違市場發展與公司治理常態的產業轉型,在中國早已是一種常態,所以猶如汽車零組件、海鮮加工等企業都跨業投入半導體的生產,依據今年九月的統計顯示,約有1.3萬家中國企業註冊為半導體公司,顯然,中國內部的「大煉芯」已是蔚為風潮。與此同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方政府也大舉投入晶片的各種補助及獎勵,無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企業紛紛為了補助踏入半導體產業,中國政府心想著高科技產業能「彎道超車」,但結果可能招來重複建設、廠房空置、資源浪費等惡性循環,錯誤經驗殷鑑不遠。

回顧中國經濟發展的歷程,類似的狀況其實層出不窮,1950年代末的「大躍進」運動便是一場政策錯誤與政治動員的悲劇,工業與農業的生產模式依照政治的任務,農業「以糧為綱」、工業「以鋼為綱」為了就是國家「超英趕美」的總目標,卻完全違背市場規律的原則,「大鍋飯」、「人民公社」抑制了生產的積極性,工業生產品質不佳、農業產量虛報,大量資源的浪費最後帶來大饑荒與工程災害的浩劫。改革開放後,地方積極爭取中央資源,為了能提高經濟表現來獲得政治晉升機會,「諸侯經濟」猶如謀利型的政權經營者,重複投資的爛尾項目各式各樣;如今,中國大力進行晶片自製的「大煉芯」政策,這樣撒幣式的資源挹注雖然有規模的短期效應,但長期來說,地方惡性競爭的政策大戰必定悄然響起,產學合力分食補貼背後的經濟利得,揠苗助長的結果恐會是失敗收場。

本文經央廣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