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明倫社會住宅上月26日開始開放申請,開幕時柯文哲也喜孜孜的對外表示,這是他任內推動只租不賣的二萬戶社會住宅,尤其是大同區的明倫社會住宅,市府就投入了十七億。

其中44坪三房型月租高達4萬500元,引發外界熱議,因為你如果繳的起四萬多元,何必去組社會住宅?如果依照現在房貸來看,一千多萬的房子你大概貸款個一千萬,你每個月也只大概支付四萬多(本金+利息),何必去租社會住宅,而且有趣的是這一房形,光陽台就有八坪,之前也被爆料相關水泥磅數不夠的爭議,難道都只是柯市長一句「會再檢討、改善」輕輕帶過?

社會住宅是柯文哲市長在競選連任時很重要的政見,記得六月的一次質詢,柯市長一邊消遣蔡英文總統的民調,一邊說自己的台北市有很多第一,其中包含居住正義有是第一,因為都維持一萬戶社會住宅動工的狀態,社會住宅的本意竟是要解決在高房價之下,讓經濟弱勢、青年家庭,能夠提供一個『住得起的房子』,但是四萬五的租金你住得起嗎?

除了明倫社會著宅引發高租金爭議之外,台北市文山區木柵社宅的三房型也突破4萬元租金,如果依照社會住宅要符合居住正義的計算模式,經濟弱勢大概收入一萬七千元左右,如果是一家四口都在賺錢的情況下,這個家庭的收入落在五萬多,因為人口數需要三房的房型,大概只剩下一萬多元的生活費,而且一般社會住宅的租金計算,都是以周邊平均租金乘以8%~6%,再加上政府做相關補助配套,讓這個家庭能夠在適當的環境生活。

但是台北市政府的做法根本是本末倒置,而且柯市長竟然在爭議中說「不希望整棟社宅裡面住的都是窮人」,這句話讓人感到相當厭惡,因為柯市長說這是混合型的住宅,希望讓周遭感覺到的是好厝邊,不要變成貧民窟,然後又說「我不希望抽社會住宅變抽樂透」。

柯市長的理論真的符合居住正義嗎?所以社會住宅不是解決經濟弱勢居住、安置的問題?那政府何必花錢去蓋社會住宅?台北市政府做了最壞的示範,因為社會住宅就是要照顧相關弱勢,就是因為租不起也買不起,才需要去住社會住宅,而且這些弱勢的安置也因為社會住宅數不夠,而生活在貧困中。

柯文哲不解決弱勢住的問題,反而在社會住宅中刻意刻畫出階級,這完全跟柯文哲本身的菁英傲慢投射在這裡,因為柯市長出生好、學歷高、收入高,連自己住的地方都是豪宅等級,因為跟太太都是醫生,所以住在大安區的房子,每坪市價都是一百多萬,當然有錢不是原罪,而是柯文哲「不希望整棟社宅裡面住的都是窮人」,更顯示他是社會精英的傲慢。

為什麼社會住宅會變成抽樂透?原因不是很簡單就是因為數量不夠,才需要用抽的,並不是提高租金就可以解決的,只會讓貧困的人越怯步,十月的時候在南港有十個貨櫃,被指出違法出租要被拆除,後又發現裡面蝸居了二十個人,他們都是經濟弱勢,試問他們租得起高價的社會住宅嗎?

這幾年因為經濟弱勢很多人住在違法的出租套房,然後因為工安意外造成傷亡,而且發生的地點並不是在所謂的郊區,並非如柯市長說的會造成周邊環境的影響,反而是要去檢討如何做控管,並不是用價格去二分法。

至此可見,柯文哲的社會住宅是政績不是功績,原因是打從心裡的價值觀都還是菁英主義,而給年輕人一個機會,變成一種口號,因為他內心的年輕人是要繳的起四萬多租金年輕人,如果能繳的起四萬多,依照所得比三分之一來計算,你的月收要十二萬以上,所以年輕人醒醒吧!

文/張銘祐(社運工作者、媒體工作者、政治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