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人民幣1280億人民幣還重金挖腳台積電「研發猛將」的「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曾被視為中國下一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指標企業,如今因為瀕臨破產、公司營運陷入停擺,近日已被當地政府接管。武漢弘芯被認為是中國「半導體大躍進」的失敗例子,日前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曾對這類案例直言「誰支持誰負責」。

投資規模高達1280億元人民幣(約5500億元台幣)的武漢弘芯宣稱「擁有14奈米製程邏輯晶片的自主研發技術,會在一年後拿下7奈米製程」,還挖角曾任台積電共同營運長和中芯國際獨立董事的蔣尚義擔任執行長。由於蔣尚義曾是張忠謀最重視的「研發猛將」,一時之間引起半導體業界關注,這間2017年11月成立的公司也因此被視為業界的明日之星和中國未來半導體產業的棟樑。

不過,武漢弘芯7月傳出面臨資金鏈斷裂危機,不但生產7奈米的ASML高級曝光機(中國稱:光刻機)抵押給銀行,換取5.8億元人民幣的貸款紓困,工程承包商也稱已經好幾個月沒有拿到款項,廠區早在2019年12月停工。而蔣尚義已在6月提出辭呈,傳出返美的消息。蔣尚義曾擔任台積電共同營運長,獲得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器重,但他2016年退休後,轉任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擔任獨立董事,2019年又接下武漢弘芯執行長職位,違背當初退休時承諾「絕不做與老東家台積電競爭或傷害台積電」。

而武漢弘芯先前傳出廠房工程爛尾後引發外界關注,根據中媒《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武漢弘芯的危機曝光,源於一份中國官方資料。在7月30日發布的《上半年東西湖區投資建設領域經濟運行分析》中明確提到,武漢弘芯半導體「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計劃停滯的風險」。造成武漢弘芯資金出現缺口的主要原因,是二期項目的土地無法順利取得,這也導致國家半導體大基金、其他股權基金無法導入。此外,該報導也揭露,武漢弘芯的建設承包商在去年11月就傳出合約糾紛,未向包商付清工程款。

中媒《第一財經》曾到武漢弘芯的工地現場直擊,施工人員稱,承攬弘芯潔淨室和機電系統工程的亞翔集成科技,自今年復工以來就沒有到現場施工,也不清楚具體的開工計畫。另有包商透露,已有8個月沒有收到款項了。根據亞翔集成科技提出的半年報資料,弘芯已積欠約5000萬元人民幣的工程款,被譏為「中國半導體史上最大騙局」。

綜合企業徵信機構企查查及天眼查的資料顯示,控股武漢弘芯90%股權的北京光量藍圖科技有限公司,10日已被武漢光量藍圖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收購。而武漢光量藍圖科技由武漢市東西湖區國有資產監管局100%持股,9月25日才成立。科技新聞媒體《快科技》指出,工商變更完成後,武漢弘芯完全被武漢東西湖區政府接管。不過,武漢弘芯原有的董事長、董事並未換人。中媒《第一財經》17日詢問東西湖區政府相關部門,當局將如何處置武漢弘芯資產,是否會將已經停工的廠房繼續完成再招商,但沒有得到明確回覆。

中國各地近年在官方大力倡導集中媒不斷吹捧下掀起建立半導體相關工廠的熱潮,試圖瓜分政策紅利,卻陸續爆出在江蘇、四川、湖北、貴州及陝西都有多個百億級乃至千億級的投資「打水漂」,出錢的地方政府成為冤大頭。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0月20日說,注意到一些沒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三無」企業投身積體電路行業,個別地方盲目推計畫、重複建設,甚至有個別項目建設停滯、廠房空置,造成資源浪費;對此將加強防範,按照「誰支持、誰負責」原則,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發重大風險的,予以通報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