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在台趨緩,為備戰疫情下半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30)天表示,疫苗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台灣也將面臨5大挑戰,包括面對全球疫情嚴峻的窘境,要如何逐步解除邊境管制與世界各國來往,如何在防疫與恢復各種活動之間取得平衡,如何避免第二波疫情發生,以及如何取得有效的疫苗及治療藥物。

台灣經濟學會、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陽明大學防疫科學研究中心合辦的「新冠病毒政策對應研討會」今天上午在台北舉行,張上淳以「台灣防疫的經驗與省思」為題,回顧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的重大事件與關鍵決策。

張上淳表示,台灣目前有8成為確診個案都是來自境外移入,死亡率僅1.5%,相對全球數字來說是非常低,張上淳也細數台灣防疫措施,除建立疾病通報定義及病人收治過程,也建立實驗室檢驗方法、擴大檢測網路,並強化疫情的監測系統,針對接觸者、境外移入實施居家隔離、檢疫,並落實疫調與追蹤者的追蹤。

張上淳表示,台灣將面臨5大挑戰,包括面對全球疫情嚴峻的窘境,要如何逐步解除邊境管制與世界各國來往,如何在防疫與恢復各種活動之間取得平衡,如何避免第二波疫情發生,以及如何取得有效的疫苗及治療藥物。

對於疫苗,張上淳表達期待,他說,目前國際疫苗實驗已有相當不錯的進展,預計8月進到第一期臨床實驗,雖然不是立刻可以得到,但還是可以期待,未來如果有疫苗可以接種,能夠有效緩和疫情,至於第二波疫情的說法,張上淳則說,台灣還是採取「阻絕於境外」的圍堵政策,但同時也備有「減災」的作為,萬一有疫情進來,盡量讓衝擊降到最低,減少感染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