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天2夜的表決大戰,立法院臨時會今天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預計2023年上路。司法院長許宗力表示,未來當發生重大刑案時,國民的意見將不再只能止步於法院之外,而會讓隨機抽選的6名國民法官 走入法庭,與3名專業法官「合審合判」,共同決定個案被告是否有罪,要判多重。

許宗力指出,國民法官制採取了起訴狀一本主義,未來起訴時將不再把卷宗、證物一併送交法院,直到開審判庭時,法官們才能接觸證據內容。這將是我國刑事訴訟制度及文化的根本變革,可以說,就此,司法的地形地貌就要發生通盤的變動。

同時,藉由國民多元觀點與專業法官的雙向交流,不僅能讓判決視角更全面,也能促進相互理解,進而讓全民願意信任、支持司法。

許宗力也點出,國民法官法能夠通過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數十年制度推動的經驗累積,並在司改國是會議的共識基礎上,歷經各方意見的蒐集與民意的探詢,再經過立法院公聽會、委員會及協商等過程的溝通審議,因此兼容了不同制度的優點,是現階段最符合大多數民眾期待,也最合乎國情與法制土壤 的人民參與審判制度。

至於民眾若擔心自己欠缺法律知識、不懂案情,未來在法庭上,各項法律用語及案情資訊的說明,都將力求白話易懂,來協助國民勝任工作,同時國民的個資及人身安全等,也會受到充分的保障。

人民參與審判,是社會長年來的司改訴求,國民法官法,正是回應國民的改革期盼,而這對我國的司法體系來說,也是一項嶄新的挑戰,未來不僅有賴審、檢、辯各方的努力,也需要關心這項議題的民間團體,可以從明天開始,一起來通力合作,共同協助臺灣人民做好最充足的準備,讓臺灣的司法,可以順利走向多元交流、全民參與的新紀元。

司法院長許宗力大法官。   圖:擷自憲法法庭直播影片 (資料照片)